赵高文 教授

公路学院

头像

学位: 工学博士

毕业院校: 同济大学

邮件: 007gwzhao@chd.edu.cn

电话:

出生年月:

办公地点: 长安大学本部土工楼

个人资料

  • 学院: 公路学院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教授
  • 学位: 工学博士
  • 学历: 博士研究生
  • 毕业院校: 同济大学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007gwzhao@chd.edu.cn
  • 通讯地址: 碑林区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
  • 邮编: 710064
  • 传真:
  • 办公地址: 长安大学本部土工楼
  • 教育经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济大学/Purdue University


个人简介

赵高文,男,陕西横山人,岩土工程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工学博士,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2022年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人才计划,2021年入选“西安市青年托举人才计划”,2020年入选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入选陕西省青年托举人才计划

主要从事特殊地区岩土工程结构耐久性、劣化条件下桩基承载特性演变、特殊土工程特性及改良技术、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陕西省人才项目、陕西省基金项目、国家人力资源部人才项目等10项科研项目,参与省部级及横向课题项目10余项;目前在国内外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29篇,EI论文8篇);授权13项发明专利若干项实用新型专利;参编地方规范3部,参编国家标准1部。

每年招收岩土工程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3-5名,目前本课题组毕业学生(含研三)就业签约速度和就业质量均高于平均水平,欢迎对岩土工程耐久性、桩基础、特殊土、高性能混凝土等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推免或报考,邮箱:007gwzhao@chd.edu.cn (附简历)

社会职务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通讯委员,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学会会员、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会员,SCI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编辑、多个SCI期刊客座编辑,行业主流SCI/EI 高水平期刊审稿人。



研究领域

环境岩土工程
        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及耐久性

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损伤及承载模型

再生混凝土结构工程特性及寿命评价

超高性能混凝土

特殊土工程特性及其改良技术

岩土工程碳足迹及碳中和

大宗固废综合资源化利用技术


每年拟招岩土工程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3-5名欢迎对岩土工程耐久性、桩基础、特殊土的工程特性、环境岩土工程等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推免或报考硕士研究生,邮箱:007gwzhao@chd.edu.cn,邮件请附上个人简历。


开授课程

  《土力学》、《工程伦理》、《材料力学》、《基础工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建筑设计》、《城市地下管廊工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等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研主持)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研主持)

中央高校高新项目(在研主持)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支持项目(结题主持)

陕西省水利厅淤地坝项目(结题,主要负)

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新计划”项目)(在研主持)

国家电网输变电基础双碳横向项目(结题,主持)

国家电网盐湖杆塔基础横向项目(结题,主持)

国家电网输变电基础边坡横向项目(在研,主持)

西安市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已结题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已结题主持)

陕西省青年基金项目(已结题主持)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已结题主持)

中交隧道工程局郑西高速隧道项目(已结题主持)

陕西省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已结题主持)

榆林市科技工程技术研究项目(已结题主持)

榆林市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已结题主持)


论文

目前在《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Advances in Cement Research》、《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工程地质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以及《混凝土》等国内外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29篇,EI论文8篇);同时申报10项相关试验仪器发明专利以及20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13项发明专利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均已授权)。

 

研究生发表论文情况:

★ 特别说明:本人评副高职称所用论文均为本人撰写,所用项目均为本人申报;正高职称所用论文除本人撰写6篇外,还包括本人指导郭梦真、胡亦奇、王卓、李绍民、吴韬、李天昊、谢苏几位同学完成和发表的论文,所用项目均为本人撰写申报,特此感谢以上同学保送我上正高。

★ 期间有学生转出课题组,后经多方对比后又转回课题组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并表现优异。


任冠洲/联合指导博士,发表SCI论文5篇,在投SCI论文6篇

郭梦真/已毕业,发表SCI论文4篇;

胡亦奇/已毕业,发表SCI论文3篇;

王    卓/已毕业,发表EI论文1篇;

李绍民/已毕业,发表SCI论文1篇,CSCD论文1篇;

吴    韬/已毕业,发表SCI论文2篇,在投SCI论文1篇;长安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

闫东洋/已毕业,发表SCI论文1篇;

李天昊/已毕业,发表SCI论文2篇;

谢    苏/已毕业,发表SCI论文1篇,在投SCI论文1篇;

陈志龙/已毕业,发表SCI论文1篇,在投SCI论文2篇;长安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

邱文静/已毕业,发表SCI论文2篇;

彭丰足/研二,在投SCI论文2篇;

方昱川/研二,在投EI论文1篇;

陈朋扬/研二,在投SCI论文1篇;

岳凌轩/研一,在投SCI论文1篇。


毕业生留影



 课题组活动


课题组合影


课题组集中办公


科技成果

申报岩土工程相关专业试验测试、设备、仪器、方法、工法、材料等方面10项发明专利以及20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6项发明专利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均已授权)。


荣誉奖励

2022年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人才计划

2021年入选西安市青年托举人才计划

2021年入选长安大学一类青年学术骨干人才计划

2020年入选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2015年入选陕西省青年托举人才计划


工作经历

2024/12-至     今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系/教授、博导、硕导

2020/12-2024/1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隧所/副教授、硕导

2019/06-2020/1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隧所/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