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学院: 工程机械学院
- 性别: 女
- 出生年月: 1989-03-24
- 职称: 讲师
- 学位: 博士
- 学历: 博士研究生
- 毕业院校: 法国-里尔中央理工ECLi
- 联系电话: 18049587696
- 电子邮箱: yan.wei@chd.edu.cn
- 通讯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南二环中段 北院基础楼614
- 邮编: 710064
- 传真:
- 办公地址: 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系
- 教育经历:
2015.02-2018.11 博士,法国里尔中央理工ECLi, CRIStAL实验室, 自动化、计算机工程、信号与图像处理专业
2012.09-2015.01 硕士&通用工程师双学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ECPK②理科实验班,力学、能源、控制与过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2008.09-2012.07 学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ECPK理科实验班,工程力学
注:①CTI:法国工程师职称委员会,②ECPK:中法工程师学院(北京中央理工)
个人简介
魏延,博士,硕导,讲师。2012年6月,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士学位;2015年1月,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18年11月,获得法国里尔中央理工自动化、计算机工程、信号与图像处理专业博士学位。精通语言:汉语,英语,法语。
2019年1月至今,在长安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专业任教,主讲《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双语)》、《工业机器人(留学生)》、《现代机器人技术》、《工程运筹管理》、《制造过程故障诊断》等专业技术课程。
主要从事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方向的研究,具体包括:移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移动机械臂、双臂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和助理服务机器人等相关的机器人结构设计、机器人智能导航与运动规划、机器人智能控制、多智能体编队控制等研究工作。
主持/参与各类基金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会议发表论文SCI+EI十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受理)3项,软件著作权2项。
社会职务
TOP期刊《ROBOTICA》期刊审稿人
研究领域
机械工程专业,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领域: 机器人系统设计-轻量化/模块化结构+新材料、高自由度机械臂系统研发; 机器人智能导航与运动规划-环境感知与建模、激光/RGB-D 融合 SLAM、人机共融环境下路径规划算法设计;静态与动态环境下的路径优化算法(A*、Dijkstra,、RRT及其改进版 、蚁群、遗传算法、Q-learning等运动规划算法研究与优化);复杂高维任务中的轨迹生成(如机械臂抓取路径优化); 人机共融与协作-人体舒适空间建模、行为预测与主动协助策略、多模态交互、机器人行为调节、人类操作员与机器人联合完成复杂任务; 机器人智能控制-动力学建模与控制:高自由度机械臂与仿人机器人的非线性建模与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算法在复杂任务中的应用、模型预测控制(MPC)与强化学习结合、基于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控制策略; 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分布式任务规划算法(拍卖算法、博弈理论)、动态环境下的实时任务调整与冲突解决;编队保持与队形控制:基于虚拟结构、行为学和Leader-Follower模型的队形生成、复杂队形切换与断裂后重建机制;跨平台、多形态机器人编队(如无人机与移动机器人协作); 工业-移动-仿人-康复-护理-助理六大机器人场景全覆盖 • 工业机器人:高速装配闭环控制,在线重规划应对产线换型 • 移动机械臂:激光+RGB-D 实时 SLAM 抓取,动态障碍下重规划,提高分拣成功率 • 仿人双臂:7-DoF×2 协调,基于力-位混合阻抗控制,实现插拔、开关门等仿人任务零示教迁移 • 康复&护理:EMG+IMU 人体意图建模,个性化轨迹生成,训练效率提升 • 助理服务:家庭/办公环境中的情境感知与用户行为预测,改善任务规划延迟 统一技术底座:AI × 仿真 × 生成式模型 • 深度强化学习:端到端感知-决策-控制,Sim→Real 一键迁移 • 生成式 AI:自动合成 10 k+ 复杂任务场景,数据稀缺不再是瓶颈 • 云端-边缘协同仿真:Gazebo/Ignition + ROS2 DDS,多机器人并行测试
开授课程
主讲: 《机电一体化技术》 《工业机器人(双语)》 《工业机器人(英文)》 《现代机器人技术(双语)》 《工程运筹管理》 《制造过程故障诊断》
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专业技术基础与发展课程。
科研项目
(1) 2025/01-至今,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青年项目,S2025-JC-QN-0583,面向人机共融的移动机械臂社会自适应运动规划方法研究,在研项目,主持 (2) 2020/01--2022/1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11221200367,岩体结构及多尺度裂隙空间异质分布特征,结题. (3) 2022/09--2022/10,西安动力巅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咨询,220225220569,真空泵运行状态监控系统设计技术咨询,结题,主持. (4) 2021/06--2021/12,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发,220225210677,基于液压马达驱动的隧道排水系统疏通装置,结题. (5) 2020/01--2021/12,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00102250108,移动双臂类人机器人智能运动规划,结题,主持. (6) 2021/06--2021/08,邢台市天元星食品设备有限公司,开发,220225210541,坚果物料自动化分选生产线研发,结题. (7) 2020/09--2021/03,邢台市天元星食品有限公司,开发,220225200579,坚果加工废气净化系统研发,结题. (8) 2015/01--2017/12,国家留学基金委CSC&LIA,基础研究,YWF-17-ZF-F-03,移动机器人:个人助理,结题,主要完成人. (9) 2013/05--2014/1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基础研究,高精度地球覆盖回归轨道任务分析,轨道设计与优化和模拟仿真,结题,主要完成人. (10) 2012/09--2013/0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发,无拖曳卫星的姿态控制设计与模拟仿真,结题,主要完成人. (11) 2011/09--2012/06,法国里尔中央理工大学&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材料实验室,基础研究,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结题,主要完成人.
论文
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5篇,EI检索8篇。 部分发表论文
Jin, X., Ding, W., Baumert, M., Wei, Y., Li, Q., Yang, W., & Yan, Y. (2024). Mechanical Design, Analysis, and Dynamics Simulation of a Cable-Driven Wearable Flexible Exoskeleton System. Technologies, 12(12), 238.(SCI 1区)
Jin, X., Ding, W., Li, Q., Yang, W., & Wei, Y. (2024, October). Mechanic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able-driven wearable flexible exoskeleton system.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EMM 2024) (Vol. 13285, pp. 17-28). SPIE. (EI). Wei Yan, Yin Huangfei, Tian Xiaofeng, and Ji Xianyou. Base Placement and Human-like Motion Planning for a Humanoid Mobile Dual-arm Manipulator System. 2022 41st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CCC), 3698–3704, July 25-27, Hefei, 2022.(EI). Wei Yan, Yin Huangfei, and Li Wenzhen. iDRM & Improved MaxiMin NSGA-Ⅱ-based Motion Planning for a Humanoid Mobile Manipulator System[A]. 2021 33rd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CCDC), 3322–27, May, Kunming, 2021. (EI). Yan Wei, Wei Jiang, Ahmed Rahmani, and Qiang Zhan. Motion Planning for a Humanoid Mobile Manipulator System. Int. J. Humanoid Robot., vol. 16, no. 02, p. 1950006, Apr. 2019.(SCI). Yan Wei. Motion Planning and Tracking of a Hyper Redundant Non-Holonomic Mobile Dual-arm Manipulator. PhD Thesis, ECLi, France, 2018. Yan Wei and Ahmed Rahmani. Motion tracking and object manipulation of a hyper-redundant MDAMS under joint limits based on task priority & relative Jacobian”. 2018 30th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CCDC), June 2018, Shenyang, China, IEEE, pp. 4923-4930. (EI). Yan Wei and Ahmed Rahmani. Kane’s method-based dynamic modeling and triple-trajectory tracking of a hyper redundant non-holonomic MDAMS. 2018 IEEE 15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d Motion Control (AMC), Tokyo, Mar. 2018, pp. 255–262.(EI). Yan Wei and Ahmed Rahmani. Motion-distribution method in triple-trajectory tracking of a high redundant non-holonomic MDAMs under joint limits. 2017 IEEE 2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ing, Electronic and Automation Control Conference (ITNEC), Dec 2017, Chengdu, China. IEEE, pp. 4923-45930.(EI). Yan Wei, Ming Xu, and Shanshan Du. Drag-free controller design of the ultra-low-orbital flight. 2014 26th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CCDC). IEEE, Changsha, 2014, pp.4415-4420.(EI). Yan Wei and Ming Xu. Drag-Free and Attitude Control for Chinese Planning ASTROD-I Mission. IAC-13.C1.1.2, 2013 64th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 Beijing.(EI). Yan Wei and Ming Xu. A New Attitude Pointing Strategy for A Halo-Orbit Spacecraft. IAF-SUAC-2013, 2013 IAF International Student Workshop,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Ming Xu, Yan Wei, and Shengli Liu. The Hamiltonian structure-preserving control and some applications to nonlinear astrodynamics.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2013.(SCI). Ming Xu, Yan Wei, and Shijie Xu.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w-energy cislunar and translunar transfers based on the libration points.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013), 348(1): 65-88.(SCI). Ming Xu, Yan Wei, and Shengli Liu. Nonlinear dynamics of a two-chain, three-body formation system. The Journal of the Astronautical Sciences (2012), 59(4): 609-628.(SCI).
科技成果
魏延,乔锐,吴天昊,张昂;一种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2024-06-17, 中国, 2024107795376 (专利) 魏延,靳学桐,李青霖,丁文倩,张昂;一种可穿戴康复机械臂及其使用方法, 2024-03-13, 中国, 2024102872427 (专利) 魏延; 移动双臂机器人的运动规划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2023-01-15, 中国,2023100658566 (专利) 魏延; 基于改进最大最小NSGA-II算法的移动双臂机器人最优位姿规划和无碰撞运 动规划软件[简称:机器人运动规划软件]V1.0, 2023R11S0151773, 原始取得, 全部权利, 2022-03-31 (软件著作权) 魏延; 动态逆可达性图构建与移动双臂机器人类人运动规划软件[简称:机器人类 人运动规划软件]V1.0, 2023R11S0151722, 原始取得, 全部权利, 2022-09-30 (软件著作权) 魏延; 移动双臂机器人运动规划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2021-10-29, 中国,202111277239.X (专利) 徐明; 魏延; 汪作鹏; 徐世杰; 一种冻结轨道的偏心率的卫星轨道确定方法, 2014-6-11, 中国,CN201410078640. (专利)
工作经历
2019年1月至今,任职于长安大学 工程机械学院 机械制造系,2024年11月院系调整,转入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