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博 副教授

建筑工程学院

头像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同济大学

邮件: 90_bofu@chd.edu.cn

电话:

出生年月:

办公地点:

个人资料

  •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副教授
  • 学位: 博士
  • 学历: 博士研究生
  • 毕业院校: 同济大学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90_bofu@chd.edu.cn
  • 通讯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中路75号长安大学(小寨校区)建筑工程学院
  • 邮编: 710061
  • 传真:
  • 办公地址:
  • 教育经历:

    1. 20123~20176月: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蒋欢军教授

    2. 20139~20158月:美国Lehigh University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James Ricles 教授

    3. 20109~20123月: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蒋欢军教授

    4. 20069~20107月: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


个人简介

傅博,1990年出生,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入选者,长安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学者”人才计划一类青年学术骨干。同济大学博士,Lehigh University联合培养博士生。任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防震减灾青年委员会委员、工程结构混合动力试验技术专题研讨会学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建筑结构学报》等43本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专家。主要从事结构振动控制和抗震等研究。在《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中日韩三国建筑学会联合颁发的JAABE期刊年度Best Paper Award以及恢先地震工程学优秀学术会议论文奖。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刘恢先地震工程奖学金、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研究生、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同济大学最高奖追求卓越奖等多项荣誉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社会职务

研究领域

1. 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2. 数值积分算法开发及应用

3. 结构振动控制与健康监测

4. 实时混合模拟/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

5. 多灾害作用下工程结构的韧性评估及提升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

1. 《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留学生,全英文授课),72学时

2.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留学生,全英文授课),24学时

3. 《专业外语》,24学时


研究生课程

1.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留学生,全英文授课),32学时

2.结构工程试验技术》(留学生,全英文授课),32学时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

[5]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6]     建筑结构加固改造与地下空间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7]     长安大学青年学者学科交叉团队创新项目

[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然科学类项目(高新培育项目)

[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然科学类项目(优秀博士毕业生项目)


论文

代表作如下:

[1]   Bo Fu, Stephane Lavery Ilunga, Jin Chen*. Two families of dual-explicit model-based integration algorithms with controllable numerical damping for structural dynamic problems.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24, 218: 111576.

[2]   Bo Fu, Xinrui Liu, Jin Chen*. Machine learning-based hybrid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uned mass damper considering seis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4, 28(12): 3410-3431.

[3]   Bo Fu, Stephane Lavery Ilunga, Jin Chen*. A new predictor-corrector explicit integration method with unconditional stability and higher-order accura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 2024: 2450220.

[4]   Bo Fu*, Fu-Tai Zhang. A dual-explicit model-based integration algorithm with higher-order accuracy for structural dynamics.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2022, 110:513-541.

[5]   Bo Fu, Shi-Zhi Chen, Xin-Rui Liu, De-Cheng Feng*. A probabilistic bond strength model for corroded reinforced concrete based on weighted averaging of non-fine-tuned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2, 318:125767.

[6]   Bo Fu, De-Cheng Feng*. A machine learning-based time-dependent shear strength model for corrode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1, 36: 102118.

[7]   Bo Fu, Xinxin Wei*. An intelligent analysis method for human-induced vibration of concrete footbrid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 2021, 21(1): 2150013.

[8]   Bo Fu, Huanjun Jiang, Tao Wu*. Experimental study of seismic response reduction effects of particle damper using substructure shake table testing method. 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 2019, 26(2): e2295.

[9]   Bo Fu, Chinmoy Kolay, James Ricles, Huanjun Jiang, Tao Wu*. Stability analysis of substructure shake table testing using two families of model-based integration algorithm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9,126: 105777.

[10]Bo Fu, Huanjun Jiang, Tao Wu*. Comparative studies of vibration control effects between structures with particle dampers and tuned liquid dampers using substructure shake table testing method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9,121: 421-435.


科技成果

荣誉奖励

工作经历

1. 201911~至今: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破格)

2. 20181~201911: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