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杨炜,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教师,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创业导师,同时担任多个国内外顶级期刊审稿人。先后在长安大学获得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基金处借调工作,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学术领域: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队列控制与节能技术、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技术、飞行汽车技术。 近年来共主持参与20余项各类研究课题,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运输部项目等纵向课题及企业横向课题。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其中高质量A区论文7篇、B区论文5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批软件著作权8项。应邀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2次,并在大会上发表大会演讲。 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中国交通学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长安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长安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参与制定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团体标准1项。参与编写汽车安全与法规教材1部,多次指导本科生与研究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大赛,先后获得国家级比赛一等奖5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比赛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社会职务1.《IEEE Access》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兵工学报》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科技论文》 《汽车工程师》 《汽车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2.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创业导师。 研究领域长期从事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队列控制及节能技术、飞行汽车等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具体研究方向包括: 1.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 2.智能网联汽车队列控制技术 3.飞行汽车控制技术 4.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技术 开授课程本科教学: 1.《汽车理论》(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 2.《汽车空调技术》(车辆工程专业选修课程) 3.《汽车科技竞赛与实践》(车辆工程专业实践课程) 4.《现代汽车技术(双语)》(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 5.《汽车部件技术(英语)》(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 6.《车路协同技术》(车辆工程专业选修课程) 7.《车辆工程专业导论》(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 研究生教学: 1.《车载网络技术》 2.《现代汽车电控技术》 3.《人工智能原理与智能网联汽车》 4.《系统控制技术与理论》 5.《汽车线控底盘技术》 科研项目主持项目: 1.基于路面湿滑状态辨识的车辆防撞预警安全状态判别模型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 3.凝冰路面多尺度特征与湿滑附着特性映射机理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4.基于路面湿滑状态辨识的车辆纵向碰撞危险态势预测模式,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5.自动稳定与跟瞄云台系统调试,横向课题。 6.纯电动汽车驾驶模拟软件开发,横向课题。 7.基于视频图像的沥青路面典型破损检测与评价研究,横向课题。 8.基于视觉传感器的多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横向课题。 9.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2项,横向课题。 参与项目: 1.高度AEB系统开发,企业车规级设备研发项目。 2.智能网联车路协同控制单元研究,企业车规级设备研发项目。 3.无人驾驶系统改装与调试,企业车规级设备研发项目。 4.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辨识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警员的实时定位与周边目标主动感知技术及装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6.桥隧不可及部位精细感知共性技术与装备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7.机主人辅模式下智能汽车故障诊断、预测与容错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8.自动驾驶场景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9.高速公路自动驾驶专用车道及附属设施设置研究,交通运输部项目。 10.高速公路车联网典型场景应用及测试验证技术研究,交通运输部项目。 11.面向商用车的大功率长寿命燃料电池系统控制研究,企业车规级设备研发项目。 论文[1] Yang Wei, Liu Hui, Zhang Shuo, et al. The Simulation Research on Fuzzy PID Control Strategy of Commercial Vehicle EPS System, 2010 2nd WRI Global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GCIS 2010, v1, p237-240, 2010.(EI检索) [2] Wei Yang, Lang Wei. Design of On-board Image Monitoring System for Passenger Vehicle, 2012 World Automation Congress, 2012, Article 6321571.(EI检索) [3] 杨炜, 魏朗, 刘永涛, 等.改进GM(1,1)模型的前车检测与跟踪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2, 33(11): 4278-4282.(CSCD检索) [4] 杨炜, 魏朗, 巩建强, 等.基于单目视觉的纵向车间距检测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2, 20(08): 2039-2041+2044.(CSCD检索) [5] 杨炜, 魏朗, 巩建强, 等.客运车辆运行状态图像监控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2, 33(08): 3006-3010.(CSCD检索) [6] 杨炜, 巩建强, 魏朗. 融合道路图像关键信息的车距视觉测量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5, 51(23): 6-10.(CSCD检索) [7] Yang Wei, Wei Lang, Liu Jingyu. Road Marking Line Detection Based on Boundary Constraints Hough Transform, ICIC Express Letters: Part B: Applications, 2015, 6(4): 951-957.(EI检索) [8] Yang Wei, Wei Lang, Zhang Zhong, Liu Jingyu. Road Surface Condition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Feature Fusion and SVM Classifier,ICIC Express Letters: Part B: Applications, 2016, 7(2): 461-468.(EI检索) [9] 杨炜, 巩建强, 魏朗. 融合多元特征信息的前方车辆图像识别[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6(04): 79-85.(CSCD检索) [10]杨炜, 魏朗, 刘晶郁.商用车横向稳定性优化控制联合仿真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02): 115-123.(EI检索,中文高质量A区论文) [11] 杨炜, 马浩越, 郭祥靖.基于Truck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的半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控制[J].中国科技论文, 2018, 13(04): 390-398.(北大中文核心) [12] 杨炜, 谢睿轩, 曹子浩, 等.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改进[J].中国科技论文, 2018, 13(17): 2050-2054.(北大中文核心) [13] 杨炜, 周凯霞, 刘佳俊, 等.结合迁移学习和Inception-v3模型的路面干湿状态识别方法[J].中国科技论文, 2019, 14(08): 912-916.(北大中文核心) [14] 杨炜,张志威,周凯霞,等.大型车辆右转弯盲区预警系统设计[J].中国科技论文, 2019, 14(07): 737-742.(北大中文核心) [15] Wei Yang, Bo Wan, Xiaolei Qu. A 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System Using Driving Intention Recognition of the Front Vehicle and V2V Communication, IEEE Access, 2020, 8, 11268-11278.(SCI收录, JCR 1区) [16] Wei Yang, Jiajun Liu, Kaixia Zhou, et al. An 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 Model Considering Driver’s Intention Recognition of the Front Vehicle,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20,Article, 5172305.(SCI收录, JCR 2区) [17] 杨炜, 刘佳俊, 张志威, 等.结合前车驾驶意图辨识的汽车主动防撞预警系统[J].中国科技论文, 2020, 15(02): 174-179.(北大中文核心) [18] 杨炜,马辉,刘晶郁,等.基于MOOC+SPOC的车载网络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1,7(21):93-9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 [19] 杨炜, 黄立红, 赵祥模, 等.结合注意力监督FRRN的沥青路面积水区域分割[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1, 21(5): 309-322.(EI检索,中文高质量A区论文) [20] 杨炜, 刘佳俊, 刘晶郁. 车联网环境下考虑前方车辆驾驶人意图的汽车主动预警防撞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22): 284-295.(EI检索,中文高质量A区论文) [21] 杨炜, 黄立红, 屈晓磊. 融合双注意力机制EfficentNet的沥青路面状态分类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4): 211-222.(EI检索,中文高质量A区论文) [22] 杨炜, 常晓博, 刘哲, 等. 基于改进掩膜循环卷积神经网络的沥青路面积水分布检测[J].汽车技术, 2022, (08): 47-53.(CSCD检索,中文高质量B区论文) [23] 杨炜, 谭亮,杜亚峰,等.低附着下分布式驱动车辆的路径跟踪与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 2023, 41(06): 61-70.(CSCD检索,中文高质量A区论文) [24] 杨炜,谭亮,孙雪,等.基于优化快速搜索随机树算法的全局路径规划[J].汽车技术,2024,(03): 31-36.(CSCD检索,中文高质量B区论文) [25] 杨炜,孙雪,司宇,等.前车切入与切出工况下匀质队列速度规划与跟随控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4,24(06):243-258.(EI检索,中文高质量A区论文) [26] 杨炜,杨娅琳,王雨.跟驰场景下货车队列速度规划与能量管理策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5,39(06):13-20.(北大中文核心) [27] Guan T, Cai J, Wang Y*, et al. Pavement pothole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deep learning and binocular vision[J].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2025,12(04):1100-1123.(SCI收录,中科院2区,B区高水平期刊) [28] 杨炜,涂佳豪,杨培蒙.考虑相邻车换道影响的无人驾驶车辆队列速度控制策略[J/OL].汽车工程学报,1-14.(汽车工程领域T2类期刊) [29] 曹城铭,杨炜,张志威.基于前车换道意图识别与车车通信的汽车切入防撞预警模型[J].汽车工程学报,2025,15(04):477-488.(汽车工程领域T2类期刊) [30] 杨炜,唐湘松,李相衡,等.基于改进EfficientNetV2网络的路面类型及状态检测方法[J/OL].汽车工程学报,1-11.(汽车工程领域T2类期刊) [31] 王司宇,方虹苏,杨炜*,等.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及特征适应的道路坑洞分割网络[J/OL].交通运输工程学报,1-22.(EI检索,中文高质量A区论文) [32] 杨炜,方虹苏,唐湘松,等.桥梁裂缝病害检测的轻量化YOLOv8-ALTE算法[J/OL].交通运输工程学报,1-17.(EI检索,中文高质量A区论文) 2022.《汽车安全与法规(第三版)》 科技成果1.出版教材 [1] 刘晶郁,杨炜,张硕,《汽车安全与法规(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22。 2.专利授权 [2] 2014.9,一种基于DSP的ACC巡航控制装置,实用新型专利,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3] 2014.9,一种基于GSM的汽车指纹识别防盗警示记录装置,实用新型专利,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4] 2014.12,一种道路曲率半径自动测量方法,发明专利,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授权。(发明专利) [5] 2016.5,基于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车联网车速动态控制系统,实用新型专利,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6] 2017.4,一种车辆防追尾系统,实用新型专利,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7] 2021.4,一种基于驾驶人转向意图的无人车线控转向控制系统,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转让。(发明专利) [8] 2021.4,一种基于无人运输车列在大雾天气下的避险系统,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转让。(发明专利) [9] 2025.9,一种用于积水区域的检测、形态分析及测距方法及系统,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授权。(发明专利) 3.授权软件著作权 [1] 2016.6,基于ZigBee车车通信的驾驶意图辨识系统V1.0,软件著作权,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已授权。(软件著作权) [2] 2017.9,车道偏离视觉辨识预警模拟开发系统V1.0,软件著作权,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已授权。(软件著作权) [3] 2017.9,商用车操纵稳定性虚拟仿真试验测试系统V1.0,软件著作权,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已授权。(软件著作权) [4] 2018.1,基于单目视觉的汽车主动防撞预警系统V1.0,软件著作权,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已授权。(软件著作权) [5] 2018.9,基于车联网的汽车主动防撞预警系统V1.0,软件著作权,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已授权。(软件著作权) [6] 2019.3,基于车车通信的车辆防撞预警系统V1.0,软件著作权,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已授权。(软件著作权) 4.标准制定 [1] 2022.3 自动驾驶小型客车总体技术要求,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团体标准,参与人。 荣誉奖励[1] 2015,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调速装置及车联网系统设计,第10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陕西省三等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2] 2020,幻视优测智能驾驶算法虚拟测试系统,第6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银奖,本人第三指导教师。 [3] 2021,基于车路协同与路面状态检测的车载防撞预警系统,第7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银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4] 2022,神眼卫-基于路面状态感知的智能车防撞预警装置,第8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银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5] 2022,安伯乐-高性能新能源汽车驾驶模拟器解决方案,第8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铜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6] 2022,畅行未来-无标靶非接触式四轮定位装置的先行者,第8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铜奖,本人第三指导教师。 [7] 2022,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全国三等奖,本人第二指导教师。 [8] 2024,“华青杯”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大赛算法赛全国一等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9] 2024,基于飞腾教育开发板的多功能导航车,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企业专项赛陕西省三等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10] 2024,第6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11] 2024,第6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陕西省赛区二等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12] 2025,第12届“大唐杯”信息通信技术大赛陕西省赛区三等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13] 2025,第20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陕西省赛区一等奖,本人第二指导教师。 [14] 2025,第20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陕西省赛区三等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15] 2025,第6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西北赛区省级二等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16] 202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陕西赛区铜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17] 2025,第9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18] 2025,第18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赛三等奖,本人第二指导教师。 [19] 2025,翼动计划-面向低空经济的飞行汽车驾驶模拟系统研发,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本人第一指导教师。 [20] 2022.7,长安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21] 2021.7,长安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2] 2022.7,智能网联、新能源创新驱动下复合型汽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二等奖,排名第二。 [23] 2019.3 新能源汽车光机电技术及应用,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本人排名第四,陕西省教育厅。 工作经历2013.9-至今 长安大学车汽车学院辆工程系教师 2014.12-201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借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