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栋栋

汽车学院

头像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北京交通大学

邮件: dongdongsong@chd.edu.cn

电话:

出生年月:

办公地点:

个人资料

  • 学院: 汽车学院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位: 博士
  • 学历: 研究生
  • 毕业院校: 北京交通大学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dongdongsong@chd.edu.cn
  • 通讯地址:
  • 邮编:
  • 传真:
  • 办公地址:
  • 教育经历:

个人简介

 宋栋栋,男,汉族,1995年11月生,甘肃天水人,中共党员。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专业毕业,博士,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交通安全分析、驾驶行为建模、交通运行风险管理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相关教学工作。

    截至目前,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1项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SSCI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SSCI检索论文12篇,包括中科院1Top级期刊8篇和2ESI 1%高被引论文。部分发表在《Analytic Methods in Accident Research》《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C/E》《Cities等交通领域顶级期刊。任《Smart and Resilient Transportation》《Urban Rail Transit》《Transportation Safety and Environment》和《Digital Transportation and Safety》期刊(青年)编委。任《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Cities》《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Scientific Repor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Transportation Safety and Environment》等SCI/SSCI学术期刊审稿人。

    个人学术主页: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6JnYhSgAAAAJ&hl=zh-CN



社会职务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与代表性成果:

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研究

1)针对单车事故中驾驶员伤亡数据的异质性和时变性等特点,分别基于随机阈值随机参数的广义序列Logit模型和均值方差异质性的随机参数多项Logit模型构建不同事故形态、不同时间段下的单车事故驾驶员受伤严重程度分析模型。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交通安全领域顶级国际期刊《Analytic Methods in Accident Research》和中文EI核心期刊(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相关研究结果自20239月以来被SCI/SSCI他引39次,并入选ESI 1%高被引论文。发表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的论文也入选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

2)针对传统双车事故驾驶员受伤程度间关联性、因素间交互效应和异质性的揭示不足,基于均值异质性的随机参数双因变量Probit模型构建双车事故驾驶员受伤严重程度联合分析模型。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交通安全领域顶级国际期刊《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相关研究结果自20236月以来被SCI/SSCI他引35次,并入选ESI 1%高被引论文

3)针对事故风险评估的异质性建模难题,综合评估了随机异质性(random heterogeneity)和尺度异质性(scale heterogeneity)建模方法在揭示外部决定因素对事故受伤严重程度影响方面的有效性。相关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交通安全领域顶级国际期刊《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交通出行行为建模分析

1)旅客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常会调整其出行行为(包括出行方式和出发时间),然而现有研究普遍将两者视为相互独立的决策过程。本研究基于均值异质性的相关随机参数双因变量Probit模型,对城际旅客在极端天气情境下同时调整出发日期与出行方式的行为进行联合建模分析。相关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交通运输领域顶级国际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交通出行大数据分析

1)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整体或单一交通方式的碳排放,本研究则以粤港澳大湾区某镇区为对象,重点分析多种交通方式(即小汽车、地铁、公交车和自行车)的碳排放特征。相关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交通运输领域顶级国际期刊《Cities

2)针对疫情期间城际货运需求变化及其复杂影响因素认知不足,基于大规模货车移动性数据,运用空间统计与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量化了疫情引致的需求结构变化,并构建了城际货运需求估计模型。相关成果为制定未来危机下的货运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支撑和模型工具。相关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交通运输领域顶级国际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3)针对现有研究对危机下城市货运网络微观韧性与适应性揭示不足,基于大规模卡车GPS数据,引入关键韧性指标,构建了网络韧性的微观评估模型。研究成果为理解与提升城市物流韧性提供了新方法与决策依据。相关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交通运输领域顶级国际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开授课程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

专业外语

汽车运输企业管理


科研项目

论文

科技成果

荣誉奖励

本人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自2024年7月入职以来,在本人(协助)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中,

取得以下荣誉:


杨逸宇(2024级交通运输专硕)  获评2024-2025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田宏策(2025级交通运输工程)  获评2025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未完待续......


工作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