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马恺泽,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建筑工程实验室主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与2011年获得工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11年至今在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作,长期从事智能防灾、智能建造、新能源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基金共4项、;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检索30篇;授权专利15项。培养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30 余人。 社会职务 1. 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装配式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
2. 陕西省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库专家; 3. 西安市科协智库专家。 研究领域本课题组聚焦土木工程前沿交叉领域,重点开展结构智能防灾、智能建造与新能源结构三大方向的创新研究。在结构智能防灾方面,致力于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灾害监测、自适应减震控制技术和韧性提升方法,构建全寿命周期的智能防灾体系。智能建造方向重点突数字孪生和BIM协同设计等关键技术,推动建造过程的数字化与自动化转型。新能源结构领域着力探索光伏-建筑一体化、风电结构优化等绿色技术,促进土木工程与可再生能源的深度融合。通过多学科交叉创新,课题组旨在建立感知-决策-响应的智能土木工程新范式,为基础设施低碳化、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解决方案,助力建筑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开授课程科研项目1. 2021 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四); 5. 2023 年-2024 年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8. 2024 年-2025 年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持。 论文1. Axial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with GFRP-confined UHPC cores[J], Journal of 9.Kaize Ma, Yudong Ma, Boquan Liu. Seismic behavior of double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walls[J].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 2019, 28(11): 1-15. SCI 10.Kaize Ma, Yudong Ma, Boquan Liu. Quasistatic Cyclic tests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low-aspect ratio double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walls[J].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19:1-12. SCI 11.Kaize Ma, Yudong Ma, Boquan Liu. Research on eccentric compression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019, 71(3): 211-221. SCI 12.Kaize Ma, Yudong Ma, Xinwen Liang, Boquan Liu. Seismic Behavior of Steel Reinforc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Composite Walls,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8, (4): 1-20. SCI 5.Kaize Ma,Ting Qi,Huijie Liiu,Hongbing Wang.Shear Behavior of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Deep Beams, Materials,2018, (10) 1-14. SCI 13.马恺泽,马煜东,刘伯权. 超高性能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8,50(3):201-208. EI 14马恺泽; 刘亮; 刘超; 刘伯权; 高强混合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J]. 建筑材料学报, 2017, 20(2): 261-265. EI 15.祁婷,马恺泽.箍筋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本构模型[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29):2018, (4): 1-20. 213-218. 16.马恺泽,王彦鹏,张少磊,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震易损性[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19(20):339-344 20.马恺泽,刘亮,刘伯权混合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7,36(8):2725-2730. 21.马恺泽,阙昂, 刘伯权. 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分析[J]. 混凝土, 2016,(3):76-80. 22.马恺泽,刘超,刘伯权. 双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有限元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J]. 建筑结构,2015,45(15):70-75. 23.马恺泽,阙昂,刘伯权. 双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滞回性能研究[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32(4):39-45. 24.马恺泽,刘伯权,鄢红良等. 高轴压比双层钢板-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2014,31(5):218-224. 25.马恺泽,刘伯权,梁兴文.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设计方法[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9):3807-3814. 26.马恺泽,鄢红良,刘伯权等.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中的等效阻尼模型的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33(4):134-139. 27.马恺泽,郭辉,韩晓飞等. 对抗震规范中基于性能设计方法的研究[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3,30(3):56-61. 28.马恺泽,梁兴文,刘伯权. 对抗震规范中基于性能设计参考方法探讨[J].建筑结构,2013,43(7):1-4. 29.马恺泽,梁兴文,刘伯权.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研究[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3,35(1):93-99 二、授权发明专利 1.马恺泽,郭辉,鄢红良,刘伯权,一种钢板高强混凝土组合连梁,中国,CN201310031192.8 三、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1.马恺泽,鄢红良,张巧巧,刘伯权,一种钢板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中国,CN201310031193.2 2.马恺泽,鄢红良,张巧巧,刘伯权,钢板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中国,CN201320044697.3 3.马恺泽,鄢红良,郭辉,刘伯权,一种可更换钢连梁双层钢板高强混凝土组合联肢剪力墙,中国,CN201310360064.8 4.马恺泽,可更换钢连梁双层钢板高强混凝土组合联肢剪力墙, 中国,ZL 201320504037.9 5.马恺泽,刘超,阙昂,刘伯权,一种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2014, 中国, CN201420858960.7 6.马恺泽,郭辉,鄢红良,刘伯权,一种钢板高强混凝土组合连梁,2016, 中国,CN201620448489.3 7.马恺泽,徐阳,刘亮,一种钢连梁-双层钢板混凝土组合联肢剪力墙,2016, 中国, CN201620448403.7 科技成果 1. 2021 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四);
2. 2014 年-2017 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 3. 2013 年-2015 年 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4. 2017 年-2019 年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荣誉奖励 1. 2021 年长安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
2. 2023 年长安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 3. 长安大学2023 年优秀教师; 4. 长安大学2023 年实验室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5. 研究生教材《防灾减灾工学》; 6. 全国结构信息技术大赛一、二等奖。 工作经历2011年07月-2014年11月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 2011年11月-2013年11月 长安大学,博士后, 2014年12月-至今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7年11月-2018年10月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2020年7月-至今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实验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