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李亮,男,1981年2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工学博士,博士后,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2011年11月来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任教,2016年至今兼任钢结构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铝合金结构设计理论及抗震性能研究。 社会职务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多高层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铝合金结构设计理论及抗震性能研究。 开授课程主讲3门留学生课程,具体如下: 1. 土木工程专业全英文本科课程《钢结构基本理论》和《钢结构设计》(第1届留学生起) 2. 结构工程专业全英文研究生课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2016年和2017年留学生研究生) 3.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科研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科研项目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0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执行日期:2013.1-2015.12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M521726),中国博士后基金委,执行日期:2012.11-2014.6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六期特别资助项目(2013T60687),中国博士后基金委,执行日期:2013.7-2015.6 [4] 陕西省博士后基金(332100000057),陕西省博士后基金委,执行日期:2013.1-2015.12. [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重点项目(0009-310828140114) ,执行日期:2013.1-2015.12. [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基本研究培训项目(300102288104),执行日期:2018.1-2019.12. [7] 新型三角形截面剪切型耗能支撑技术开发及应用(220228180306),执行日期:2018.7-2019.12. [8] 金钼集团机关改造项目增层后体系薄弱层结构补强方案研究(220228180239),执行日期:2018.7-2019.12. [9] 铝合金内芯剪切型耗能支撑技术研发(220228200476),项目主持人,执行日期: 2020.09-2021.12. [10]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技术措施(220228200489),执行日期: 2020.11-2021.09. [11] 组合式铝模钢筋桁架楼板开发应用(220228200627),执行日期: 2020.11-2022.12. 论文[1] Liang Li*, Guoqiang Li, Tianhua Zhou.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a steel-concrete hybrid structure with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s.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20: 9232138. (SCI收录). [2] Liang Li*, Tianhua Zhou, Junwu Chen, Jianfeng Chen. A new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with a variable cross-section core [J].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19: 4620430. (SCI收录) [3] 李亮*,彭先飞,周天华,惠宽堂. 二阶段屈服方形截面防屈曲支撑设计方法及受力性能..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47(8):2784-2792.(EI收录) [4] Liang Li*, Jun-wu Chen, Tianhua Zhou. Simplified algorithm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with the basement considering the restraint of the backfill soil foundation.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2016,pp:1052-1059. [5] Liang Li*, Guoqiang Li, Yu-shu Liu. Simplified Algorithm of the Novel Steel-concrete Mixed Structure under Lateral Loa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Rise Buildings,2012,1(4):247-254. [6] 李亮*,李国强. 均布荷载下弯剪型竖向悬臂杆的屈曲临界荷载简化算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3,45(6):817-821. [7]李亮*,李国强.水平荷载作用下新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简化计算方法..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30(4):70-77. [8] 李亮*,李国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屈曲模态判别标准及临界荷载简化算法..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31(4):67-73. [9] Li Guoqiang, Li Liang, Li Xianhui. Experimental study on behaviors of the trapezoid connectors of the inverted T-shaped steel with notched web for a novel composite be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 Hong Kong, China.Vol.7, No1, Mar 2011:48-63.(SCI收录) [10] Li Guoqiang, Li Liang, Li Xianhui.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behavior of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with notched web of inverted T-shaped steel section at construction stag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 Hong Kong, China.Vol.7, No4, December 2011: 376-386.(SCI收录) [11]李国强,李亮, 李现辉,司林军.腹板嵌入式组合梁抗弯性能理论和试验研究.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学报. Vol.33 No.3, 2011:1-8.(EI收录) [12] Li Guoqiang, Li Xianhui, Li Li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bend and shear behavior of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with notched web of inverted T-shaped steel se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el Structures, Seoul, Korea.2012. (SCI收录) [13]李亮*,李国强,陈军武.某钢结构气象塔在时程风荷载作用下考虑P-Δ效应的动力时程分析.结构工程师.Vol.23 No.4, 2009:91-95. [14]李国强,李亮,李武波.轴向拉力作用下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之间钢梁传力系数实用计算方法.建筑结构. Vol.40 No.3, 2010:91-93. [15]李亮*,陈军武.某钢结构气象塔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考虑P-Δ效应的动力时程分析.结构工程师.Vol.25 No.6, 2009:79-83. [16]李亮*.“北方雅典”美丽的文化名城爱丁堡—英国爱丁堡大学访学记.钢结构进展与市场. Vol.7 No.3, 2009:11-14. [17]李国强,司林军,李现辉,李亮.腹板嵌入式组合梁抗剪性能试验.同济大学学报.Vol.33 No.3, 2011:1-8. [18]杨晓峰,李亮,瞿海雁. 带地下室高层结构侧移及内力计算方法理论研究.建筑钢结构进展.2010,12(3):32-36. [19]杨晓峰,李亮. 带地下室高层结构嵌固端假定适用条件研究.结构工程师.Vol.27 No.1, 2011:66-72. [20] Jun-wu Chen, Li Liang. Investigation on Dynamic Response of Steel Tower Structure under Time-history Wind Load.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2. (EI收录) [21] 刘晓倩,李亮,杨洋等.新型二阶段屈服屈曲约束耗能支撑设计方法及性能研究.工程技术,2016,pp:290-291. [22]余小鹏,李亮,周天华.全钢分段屈服屈曲约束耗能支撑设计方法研究.工业建筑增刊,2016:838-849. 科技成果作为第1发明人,获批发明专利3项: 1、发明专利:一种方形截面剪切型耗能支撑 专利号:ZL 2018 1 0237176.7. 长安大学 第1发明人 2、发明专利:方形截面二阶段屈服防屈曲支撑 专利号:ZL 2016 1 0398527.3. 长安大学 第1发明人 3、发明专利:菱形截面二阶段屈服防屈曲支撑 专利号:ZL 2016 1 0398426.6. 长安大学 第1发明人 其中,研发的剪切型耗能支撑在咸阳秦城机动车检测综合办公楼项目得到应用。 荣誉奖励1. “中建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2012年,第2指导教师) 2. 第16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19年,第1指导教师) 3. 第12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9年,第1指导教师) 4. 2018年被评为长安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5. 2016年被评为长安大学来华教育优秀教师。 工作经历2011.11至今,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钢结构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