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 高级工程师

水利与环境学院

头像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邮件: yanzhao@chd.edu.cn

电话:

出生年月: 1989-03-14

办公地点: 水环楼305

个人资料

  • 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 性别:
  • 出生年月: 1989-03-14
  • 职称: 高级工程师
  • 学位: 博士
  • 学历: 博士
  • 毕业院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yanzhao@chd.edu.cn
  • 通讯地址:
  • 邮编:
  • 传真:
  • 办公地址: 水环楼305
  • 教育经历:

    2015-092018-0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

    2011-092014-0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

    2007-092011-0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学士


个人简介

赵艳,山西长治人,中共党员,博士,硕士生导师,水资源与环境实验中心主任,2023年入选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主要从事水土污染与修复机理、CO2地质封存与利用、多孔介质渗流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5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6件,参编团体标准3项。担任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logyActa Geologica Sinica等多个国际SCI期刊审稿人,多次指导本科生及研究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研究竞赛项目,获得2个国家级奖项和7个省级奖项。




社会职务

个国际SCI期刊审稿人

AGU会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 水土污染与修复机理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水土污染修复机理、协同修复技术研发

  2. CO2地质封存与利用(咸水含水层、煤层及油田封存CO2多孔介质渗流行为特征,两相及多相流驱替机理)


欢迎具有水利类环境类、地质类相关专业或学习兴趣的同学报考研究生,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开展创新研究,并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实践机会,助力学术成长与职业发展。

邮箱:yanzhao@chd.edu.cn,邮件请附个人简历等材料。


开授课程

主要开授《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科学概论》、《地下水动力学》、《水力学》、《水文地球化学》及《流体力学》等实验课程


科研项目

近3年主持的科研项目

研究方向一:CO2地质封存及利用,多孔介质渗流及驱替微观机理

  1. 低渗透咸水含水层中CO2驱替及捕获机理研究,2023-2025年,18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

  2. CO2在非饱和页岩孔隙中的渗流特征及突破过程研究,2020-2023年,24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 非饱和页岩微纳米孔隙含水饱和度分布对CO2渗流的影响机理 2020-2022年,3万,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研究方向二:水土污染及修复机理,协同修复技术研发

  1. 地下水循环井耦合超声波对有机污染的协同降解机制,2025-2028年,46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低渗透地层循环井影响半径扩增技术,2020-2024年,50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3. 超声波作用下地下水循环井对NAPL污染物的修复机理研究,2021-2024年,8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 耦合超声波的地下水循环井对有机污染物的修复技术,2023-2025年,15万,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高新技术研究培育项目


此外,参与数十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论文

  • CO2地质封存与利用

  1. Liu Yang, Mingxiu Ji,Yan Zhao* et al. Study on two-phase displacement behavior and carbon storage in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based on NMR and MRI, Geo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5, 214165SCI,中科院2区TOP,IF=5.6)

  2. 杨柳,赵艳*等,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对两相驱替特征及CO2封存效率的影响机制,岩土力学,2025,46(4):1187-1195.(EI收录).

  3. Yan Zhao, Ruru Xi, Liu Yang et al. Influence of two-phase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torage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of geological carbon storage, Geo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 226, 211773(SCI,中科院2区TOP,IF=5.6)

  4. 赵艳,杨柳,奚茹茹等,基于核磁共振和磁共振成像的低渗透岩芯CO2-H2O两相驱替特征研究,岩土力学,2023 (6)(EI收录).

  5. Yan Zhao, Qian Zhang, Xiao Che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effect of water film thickness in unsaturated sandstone cores on CO2 transport during geologic storage,Journal of Hydrology, 2021, 601: 126595 (SCI,中科院1区TOP,IF=6.708)

  6. Yan Zhao, Qingchun Yu. Effect of CH4 on the CO2 breakthrough pressure and permeability of partially saturated low-permeability sandstone in the Ordos Basin,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8, 556: 732-748(SCI,中科院1区TOP,IF=6.708)

  7. Yan Zhao, Qingchun Yu. CO2 breakthrough pressure and permeability for unsaturated low-permeability sandstone of the Ordos Basin,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7, 550: 331-342 (SCI,中科院1区TOP,IF=6.708)

  8. Yan Zhao, Lu Xia, Qian Zhang, Qingchun Yu. The influence of water saturation on permeability of low-permeability sandstone; Procedia Earth & Planetary Science, 2017, 17: 861-864.

  9. Li Yingjie; Sun Yanling; Zhao Yan; Chang Chun; Yu Qingchun; Ma Yinsheng, Prospects of Carboniferous Shale Gas Exploitation in the Eastern Qaidam Bas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4, 88(2): 620-634.

  • 水土污染与修复机理

  1. Yan Zhao,  Liu Yang, Siyuan Li et al. Research on the in-situ permeability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loose porous medium using ultrasonic waves based on NMR,Journal of Hydrology, 2025, 658: 133176(SCI,中科院1区TOP,IF=6.708)

  2. 吉明秀,赵艳*等,基于NMR的含水介质中直压注射强化降解机理,环境工程学报,2025.

  3. 李思源,赵艳*等,基于超声波原位增渗的地下水中苯酚污染的高效降解,环境工程学报, 2024,18(06):1673-1680.

  4. Dan Zhang; Wenke Wang; Yaqian Zhao; Minjuan Ma; Yan Cheng; Jianping Zhang; Ruyi Feng; Yan Zhao; Shengke Yang, Transport and retention of nanobubbles in saturated porous media: Overlooked role of grain size and shape [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24, 636: 131307.(SCI,中科院1区TOP,IF=6.708)

  5. Fanfan Zhang; Huan Zhu; Dan Zhang; Ruyi Feng; Yan Zhao; Hongwei Liu; Shengke Yang*; Wenke Wang*, Method of evaluating the radius of influence of a circulating well based on hydraulic head difference [J]. Hydrogeology Journal, 2024, 32(3): 817-34.



科技成果

荣誉奖励

  • 个人荣誉:

  1. 2025年长安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

  2. 2023年入选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 指导竞赛获奖:

  1. 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铜奖

  2. 2024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铜奖

  3. 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铜奖

  4. 2023年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

  5. 2023年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

  6. 2022年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全国二等奖

  7. 2022年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银奖

  8. 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

  9. 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

  10. 2022年长安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二等奖

  11. 2021年、2022年长安大学“挑战杯”及“互联网+”校级金奖

工作经历

2024.12至今长安大学水环学院高级工程师,水环实验中心主任

2019.05至今,长安大学水环学院,在职博士后

2018.09-2024.12长安大学水环学院高级工程师,水环实验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