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杨泽元,1969年12月生,博士、硕士生导师、教授。主要从事旱区地下水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包气带水汽热耦合运移研究、“3S”技术在水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247)、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ZDLSF06-10)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1026专题三)各1项,其他纵向和横向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358”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2010.01-2011.01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 社会职务(1)《干旱区地理》、《地质通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China Geology》、《中国地质》等审稿专家; (2)入选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专家; (3)入选榆林市国土资源专家库。 研究领域旱区地下水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旱区包气带水汽热耦合运移研究; “3S”技术在水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开授课程面向博硕研究生开授课程: 《“3S”技术原理与应用》,课号:b29093600.01,授课对象:博士研究生;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号:s29089800.01,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 《环境遥感》,课号:s2909170.01,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 《GIS原理与方法》,课号:s2908990.01,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 面向本科生开授课程: 《GIS及其水文地质应用》,课号:S2903070.01,授课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 《地质实习》,课号:S2903020.01,授课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 《产学研实习》,课号:S2903080.01,授课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 《地下水资源利用》/《地下水利用》,课号:Z2903170.01,授课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 《遥感学概论》,课号:29080400.01,授课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 《环境遥感与GIS应用》,课号:Z2901430.01/02/03,授课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课号:Z2901370.01,授课专业:环境科学。 科研项目(1)西安中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关中盆地渭河东西段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研究,2023/11—2024/11,16.4575万元,在研,主持; (2)西安中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陕北地区地下水开采量核查分析专题,2022/12—2023/08,16.915万元,结题,主持; (3)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项目,2022ZDLSF06-10,黄河流域陕西段脆弱生态区植被生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2022/01—2024/12,50.00万元,在研,主持;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重点研发项目,2020YFC1808304,多相污染同步修复技术协同与成套设备集成,2020/11—2024/10,179.00万元,在研,主要参加人; (5)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DD20191026(专题三),塔里木河下游典型盐渍化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研究,2020/07—2021/07,14万元,在研,主持; (6)西安中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汉中市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信息系统研发,2020/06—2021/12,49.80万元,在研,主持; (7)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问题研究项目,ZBZB-2017-387,陕西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研究,2017/10—2017/12,98.72万元,结题,主要参加人; (8)西安中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大牛地气田地下水监测预警体系研究,2016/08—2018/06,13.50万元,已结题,主持;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41230314,旱区地表-地下水系统界面动力学与水循环研究,2013/01—2017/12,300.00万元,已结题,参加;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41272247,毛乌素沙地地表干沙层形成机理及其水文生态效应,2013/01—2016/12,68.00万元,已结题,主持;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41272246,光学-微波遥感协同反演地表土壤水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2013/01—2016/12,68.00万元,已结题,主要参加; (12)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北风沙滩地区采煤塌陷对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机理研究,2014/04—2016/12,28.00万元,已结题,主持; (13)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项目,2013C0290418,毛乌素沙地地表干沙层形成机理研究,2014/01—2015/12,3.00万元,已结题,主持; (14)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3G1502031,毛乌素沙地地表干沙层形成的动力学过程研究,2013/07—2015/07,3.00万元,已结题,主持; (15)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站项目,陕北风沙滩地区地下水动态研究—以榆林市榆阳区为例,2013/08—2015/06,10.00万元,已结题,主持; (16)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地质调查类项目,新疆伊犁河谷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遥感解译,2012/01—2014/06,27.00万元,已结题,主持; (1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9JLZ-03,煤层开采生态环境损害机理及监测技术,2019/01—2021/06,45.60万元,在研,主要参与人; (18)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项目,2021ZDLSF05-03,黄河中游(陕西段)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流域水生态安全屏障重建技术,2021/01—2023/12,98.00万元,在研,主要参与人; (19)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项目,2020ZDLSF06-04,渭河陕西段综合治理的水环境效应及应对关键技术,2020/01—2022/12,90.00万元,在研,主要参与人; (20)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乌鲁木齐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DD20191026(专题三),塔里木河下游典型盐渍化区地下水文生态效应研究,2020/07—2021/07,28.00万元,在研,主要参加人; (21)陕西榆林能源集团郭家滩矿业有限公司,郭家滩煤矿地质结构及导水裂隙发育规律研究,2018/12—2019/06,24.40万元,结题,主持。 论文(1)李舒,杨泽元*,马雄德,刘胜祖,方楚婧,张奥奇. 神府南区延安组含水层富水性对矿井涌水量的影响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3,51(6):92−102. (2)方楚婧,杨泽元*,范立民,马雄德,孙魁,郭人泰,张奥奇,李舒,刘胜祖. 神府南区直罗组含水层富水性研究[J]. 灾害学,2022,37(3):219-226. (3)杨泽元*,许登科,郑志伟,石玉红,史晓琼,张艳娜,李文莉. 干表层的概念界定及其水文生态效应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44(2),77-81,95. (4)Ze-Yuan Yang*, Kai Wang, Yue Yuan, Jinting Huang, Zhi-Jun Chen and Chen Li. Non-Negligible Lag of Groundwater Infiltration Recharge: A Case in Mu Us Sandy Land, China[J], Water, 2019, 11(3): 561-, doi:10.3390/w11030561. (5)杨泽元*,范立民,许登科,郑志伟,石玉红,张艳娜,史晓琼,陕北风沙滩地区采煤塌陷裂缝对包气带水分运移的影响:模型建立[J]. 煤炭学报, 2017,42(1);155-161。 (6)Yang, ZY* , Wang, WK, Wang, Z., Jiang GH, Li, WL. Ecology-oriented groundwater resource assessment in the Tuwei River watershed, Shaanxi Province, China[J], Hydrogeology Journal, 2016,24(8):1939-1952, doi:10.1007/s10040-016-1446-3. (7)杨泽元*,王文科. 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引起的生态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干旱区地理,2009,32(5):739-745. (8)杨泽元*,王文科,杨晓婷等,基于GIS的秃尾河流域表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J],人民黄河,2007,29(8):8-10. (9)杨泽元*,胡安焱. 干旱区内陆湖泊水盐变化和生态需水量研究[J]. 人民黄河, 2007,29(5):13-15. (10)杨泽元*,王文科,黄金廷,段磊. 陕北风沙滩地区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8):67-74. (11)杨泽元*,王文科,王雁林,段磊. 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3):105-111. (12)杨泽元*,王文科,马雄德,杨晓婷. 秃尾河流域表生生态环境评价[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6,28(3):87-91. (13)王锴,杨泽元*,袁悦,陈志军,毛乌素沙地南缘降水入渗滞后补给与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9,39(2):68-75。 (14)石玉红,杨泽元*,郑志伟,张艳娜,史晓琼,郝俊卿,干沙层界面温湿度特征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11):136-143,doi:10.13448 /j.cnki.ja lre.2018.346. (15)李文莉,杨泽元*,范立民,史晓琼,张艳娜,近稳定光源照射下干沙层的形成特征及剖面水汽运移阻力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6):106-113,doi:10.13448/j.cnki.jalre.2018.180. (16)许登科,杨泽元*,郑志伟,石玉红,张艳娜,史晓琼,陕北风沙草滩区包气带含水率、地下水埋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 2017,36(1): 22-28。 (17)张艳娜,杨泽元*,史晓琼,等,陕北生态脆弱矿区采煤引起的地表变形研究现状[J],煤炭技术,2016,35(1):118-120。 (18)史晓琼,杨泽元*,张艳娜,等,陕北高强度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煤炭技术, 2016,35(1):314-316。 (19)Smucker, A.J.M., Yang, Z., Guber, A. K., etc. A new revolutionary technology to feed billions by establish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on small and large landscapes including urban regions globall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2016,6(10):9596-9602. (20)Wenke Wang, Zeyuan Yang, Jinling Kong etc. Ecological impacts induced by groundwater and their thresholds in the arid areas in northwest China[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13, 12(7):1535-1545. (21)王文科,杨泽元,程东会,王文明,杨红斌. 面向生态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体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 41(1):159-167. 王双明,黄庆享,范立民,王文科,余学义,王国柱,杨泽元,等,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科技成果(1)厘定干表层的概念,确定干表层形成的临界地下水位埋深、不同水位埋深下蒸发作用影响深度,建立近日照条件下干砂层中水汽和液态水的运移模型,分析了干砂层形成过程中包气带剖面不同深度上的热流密度构成;揭示了干表层形成机理; (2)确定了包气带关键层的深度; (3)确定了采煤裂缝对包气带水热影响的深度和宽度,探讨了采煤裂缝对包气带水热运移的影响机理; (4)开发了地下水污染监测评价预警信息系统和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信息系统。 这些成果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及汉中市等类似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荣获了第八届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了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58”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荣誉奖励科研奖励: (1) 王双明,黄庆享,范立民,王文科,余学义、王国柱,杨泽元,冯勤科,申涛,苗霖田,马雄德. 《陕北生态脆弱矿区煤水地质特征及科学开采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0年; (2) 王双明,黄庆享,范立民,王文科,石平五,白宏,郝君,杨泽元,侯恩科,马雄德,王怀贤,邵小平,张晓团,白如鸿,贾志华,曹省民,康勇.《榆神府区煤炭资源开采与生态水位保护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0年; (3) 范立民,王建利,杨泽元,王水利,马雄德,董卫峰,许召稳,张晓团,孙澎涛.《浅埋厚煤层开采水沙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2011年; (4) 李瑛、姜纪沂、曾磊、杨泽元、苏晨、王文科、陈宗宇、袁四化,《新疆伊犁河谷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国土资源厅,新疆“358”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6年。 荣誉: (1)2010.12荣获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第八届陕西青年科技奖”; (2)2012.09荣获中共长安大学委员会/长安大学颁发的“师德标兵”; (3)2009.06荣获中共长安大学委员会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4)2007.06荣获长安大学颁发的“长安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三等奖”。 工作经历1995.07-2000.08 原化工地质研究院从事遥感地质科研工作,工程师; 2004.07-2014.12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从事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副教授; 2015.01-2021.12 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副教授; 2022.01-至今 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