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波 副教授

公路学院

头像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长安大学

邮件: wanglingbo@chd.edu.cn

电话:

出生年月:

办公地点:

个人资料

  • 学院: 公路学院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副教授
  • 学位: 博士
  • 学历: 研究生
  • 毕业院校: 长安大学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wanglingbo@chd.edu.cn
  • 通讯地址:
  • 邮编:
  • 传真:
  • 办公地址:
  • 教育经历:

    2002~2006年在长安大学就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6~2011年在长安大学就读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硕博连读)。

个人简介

王凌波,女,陕西省西安市人。工学博士,博士后经历,长安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高等桥梁结构理论、桥梁安全评价及动力性能研究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第一作者文章40余篇,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9项,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省部级基础研究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为中国杭州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国际知名大型工程的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参编行业规范《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及《公路钢结构梁桥制造安装与质量检验规范》,参编本科、研究生专业教材3本。荣获2013-2014年度校级科研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度陕西省科学进步三等奖2016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6年度学校微课大赛三等奖及2016年度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017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3年度长安大学优秀教师、2023年度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荣誉及成果

















































































































































































































































































社会职务


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国内知名杂志审稿专家。


研究领域

1.高等桥梁结构理论研究

2.在役桥梁检测及结构安全评价

3.极端环境下在役桥梁服役性能研究

4.复杂桥梁结构室内缩尺试验研究

5.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研究

6.超大跨缆索体系桥梁施工控制研究


开授课程

本科课程:

《专业英语》、《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桥梁电算》、《桥梁工程》

研究生课程:

《工程伦理》、《桥梁结构动力学》、《结构可靠性与桥梁评价》、《bridg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全英课)、《高等桥梁结构理论》


科研项目

1.参与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西部地区在役中小跨径桥梁承载力快速检评技术研究

2.参与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高墩大跨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及其影响分析研究”;

3.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场地试验的混凝土桥梁模型修正及承载能力研究”;

4.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火灾下混凝土桥梁有效预应力衰变机理与承载能力分析方法研究”;

5.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题“多年冻土区大尺度桥隧构造物灾变风险与控制技术研究”;

6.参与“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编制工作;

7.参与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火灾下桥梁结构灾变机理及安全性评价与加固技术研究”;

8.主持横向项目“黄龙带特大桥曲线部分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

9.主持横向项目“芙蓉江大桥主桥施工全过程性能监测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10.主持陕西省博士后基金项目“基于场地试验的混凝土桥梁模型修正及承载能力研究”;

11.参与“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编制工作;

12.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智能化设计软件与核心技术标准研发”子题;

13.主持横向项目“农村公路桥梁承载能力评级方法研究”;

14.主持横向项目“地铁共建桥极限承载力研究”;

15.主持横向项“玉皇阁大桥车桥耦合动力性能研究及舒适度评价”。

论文

科技论文:

[1]拟静态挠度法评定梁式桥承载力,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的检测方法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

[3]基于有限元的在役桥梁综合损伤评测法,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车辆相互作用对连续梁车桥耦合振动影响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大跨径连续梁多工况车桥耦合振动规律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

[6]桥面局部凹陷时的连续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

[7]大跨径桥梁荷载试验方案的智能设计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

[8]多车辆大跨连续梁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

[9]A New Stiffness Correction Method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for in-service Girder BridgesICEICE 2011 Workshop on Architecture, Civil&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CEE 2011),2011

[10]基于有限元的在役桥梁纵向刚度修正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1]重载车辆-简支梁桥耦合振动影响参数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2]简支梁车桥耦合振动及其影响因素,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3]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建模分析方法研究,第十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学术研讨会,2013

[14]Analysis on Arithmetic and Application of Rigidity Distribution for Simply Supported Structure,ICF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acture,2013

[15]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索塔锚固区结构的数值分析,201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2014

[16]Vehicle Bridge Resonance Judgment Method for Continuous Rigid Frame System,Geo-Hubei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Civil Infrastructure,Wuhan, P.R. China,2014

[17]公路连续刚构桥梁车桥耦合共振判定方法,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8]梁式结构刚度分布推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

[19]连续刚构体系车桥耦合振动敏感性参数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0]内置劲性骨架的PC箱梁桥合龙段时变性能分析,中国公路学报,2015

[21]简支体系实际刚度分布推算方法,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2]optimization of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f the bridg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2015

[23]桥梁静载试验校验系数及优化评定方法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15

[24]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开裂后的残余承载力分析,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

[25]不同体系斜拉桥车桥耦合共振效应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6]分灾措施对连续梁桥碰撞与落梁灾害的控制效应,灾害学,2015

[27]Verification Coefficient and Optimization Method of Bridges Evaluation,公路交通科技(英文版),2016

[28]Vibration Analysis of a Multi-span Continuous Bridge Subject to Complex Traffic Loading and Vehicle Dynamic Interaction,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6

[29]Research on the computational method of vibration impact coefficient for the long-span bridg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JVE),2016

[30]宽幅钢箱梁斜拉桥悬拼匹配技术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16

[31]基于实测温差模式的大节段吊装钢箱梁焊接时机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16

[32]港珠澳大桥连续钢箱梁线形的温变影响分析,中国公路学报, 2016

[33]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索塔结形撑安装精细化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2016

[34]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拉索与预应力筋分配比研究, 中外公路,2016

[35]特种车通过曲线部分斜拉桥结构时运营安全分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6

[36]某独斜塔地锚式预应力混凝土(PC)斜拉桥塔柱倾角优化分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7

[37]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经济及设计参数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8]曲线部分斜拉桥成桥阶段模型试验研究,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

[39]连续梁桥基频实用计算公式研究,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0]Numerical computation for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ng-span bridges with considering vehicle-wind coupling excitations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and neural network models,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JVE),2017

[41]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国公路学报,2021

[42]考虑非对称摩阻影响的后张预应力锚固损失计算方法,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2

[43]双折线先张预应力高强混凝土I型梁抗弯性能足尺模型试验, 中国公路学报,2023

[44]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op-Stiffened Double-Layer Steel Truss Bridges Based on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plied Sciences-Basel,2023

[45]T型钢管桁架节点轴向刚度分析,福建交通科技,2023

[46]Research on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In-Service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 Based on Vehicle–Bridge Coupling Vibration.Applied Sciences-Basel,2024

[47]Stability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Factors for Partially Cable-Stayed Bridges with Multiple Towers and High Piers.Buildings,2024

[48]Study on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partial cable-stayed bridges with multiple towers and high piers during construction.plos one,2024


学术著作:

[1]《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参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2]《桥梁工程》(参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3]《桥梁结构理论与计算方法》(参编),2017

[4]桥梁结构动力学》(参编),2020

[5]《桥梁工程(第二版)》(参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24

科技成果

[1]为中国杭州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国际知名大型工程的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参编行业规范《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中、英文版)

[3]参编行业规范《公路钢结构梁桥制造安装与质量检验规范》(中文版)

荣誉奖励

[1]2013-2014年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2]2015年度陕西省科学进步三等奖

[3]2016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4]2016年度学校微课大赛三等奖

[5]2016年度长安大学优秀教师

[6]2016年度校级青年教师竞赛二等奖

[7]2017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8]2019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9]2023年度长安大学优秀教师

[10]2023年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奖

[11]2023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2]2024年“扬师德师风 担责任使命”教职工演讲比赛校级一等奖


工作经历

2011年至今,在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桥梁系任专职教师。

2015年评为副教授,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6年任桥梁系副主任。

2023年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