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健 教授

公路学院

头像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湖南大学

邮件: liuyongjian@chd.edu.cn

电话: 029-82334577

出生年月: 1966-06-25

办公地点: 长安大学本部公路学院405

个人资料

  • 学院: 公路学院
  • 性别:
  • 出生年月: 1966-06-25
  • 职称: 教授
  • 学位: 博士
  • 学历: 博士
  • 毕业院校: 湖南大学
  • 联系电话: 029-82334577
  • 电子邮箱: liuyongjian@chd.edu.cn
  • 通讯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本部北院
  • 邮编: 710064
  • 传真:
  • 办公地址: 长安大学本部公路学院405
  • 教育经历:

    1982.9.1—1986.6.30 南京建工学院本科

    1986.9.1—1989.6.30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1998.9.1—2003.12.1 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


个人简介

刘永健(1966-),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二级),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建设部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安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常务理事、组合结构分会理事、钢结构教学委员会委员等,同时担任《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和《建筑结构学报》编委。长期从事桥梁工程教学科研与技术咨询等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大型桥梁工程科研与技术咨询30余项。在《Thin-Walled Structures》、《Engineering Structures》、《中国公路学报》、《建筑结构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和审查国家及行业规范和标准5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

社会职务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

《建筑结构学报》编委

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钢结构协会组合结构分会理事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轻钢委员会委员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审稿专家




研究领域

钢桥、钢-混凝土、钢-木组合结构桥梁理论与应用;

桥梁工业化建造技术;

桥梁结构温度作用及效应计算理论;

桥梁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咨询、结构分析、施工监控与安全评估。


开授课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导论

钢结构设计原理

公路钢桥

钢桥与组合结构桥梁理论

桥梁结构理论

桥梁工程

桥梁工程新技术

桥梁结构分析


科研项目

1)代表性纵向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矩形钢管混凝土管壁的大挠度屈曲理论模型与DIC试验研究(在研)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管混凝土桥梁温度作用计算理论研究(在研)

3.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桥梁、停车设施钢结构体系及工程示范(在研)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拱力学性能研究(已结题)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结构力学性能研究(已结题)

6.国家交通部建设科技项目: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组合梁新型桥梁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

7.交通运输部企业创新项目:军民两用新型大跨装配式公路钢桥

8.陕西省运输厅科研项目:“PBL加劲型薄壁钢箱混凝土墩柱设计方法研究

9.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中小跨径公路钢桥技术重大专项

10.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中小跨径公路桥梁工业化结构形式与建造技术研究

11.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基于钢-混组合梁的中小跨径旧桥快速改造技术研究

12.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甘肃省高速公路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推广应用研究

13.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甘肃省高速公路钢-混凝土组合桥梁通用图编制

14.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桥梁无缝结构设计与应用研究

15.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严寒地区温度及收缩徐变对混凝土箱梁结构的影响研究

16.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高原高寒地区组合梁斜拉桥低温性能关键技术研究

17.青海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高原大温差地区钢管混凝土桁式肋拱桥关键技术研究

18.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钢木组合桥面系结构形式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19.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预制木桥面板技术条件

20.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波纹钢管涵应用技术研究

21.国家外国专家局:海外名师项目

2)代表性横向科研项目:

1.湖南长沙市,洪山大桥,跨径组合206+30.305m,单斜塔无背索钢-砼组合梁斜拉桥

2.湖南长沙市,三汊矶湘江大桥,跨径组合132+328+132m,自锚式钢箱梁悬索桥

3.广东东莞市,梨川大桥项目:中堂水道桥,跨径组合95+168+95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东莞水道桥,跨径组合51.5+138+55m,曲塔曲梁无背索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斜拉桥。

4.广东东莞市,东平东江大桥,跨径组合148+148m,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5.陕西临潼,王沟坡南桥,跨径132mm,上承式钢管混凝土组合拱桥

6.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苏龙珠黄河特大桥,跨径220m,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桁式肋拱桥

7.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海黄大桥,跨径组合104+116+560+116+104m,双塔双索面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

8.云南省怒江州,怒江渡口大桥,跨径140m,下承式网状吊杆系杆拱桥

9.云南省临沧市,犀牛大桥,跨径390m,中承式钢桁提篮拱桥

10.湖北嘉鱼,嘉鱼长江大桥引桥,跨径布置6×50m,短线匹配预制、节段吊装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11.台州湾大桥组合梁砼桥面板应力分析与防开裂技术服务

12.东江梨川大桥(曲塔曲梁无背索钢砼组合结构斜拉桥)科研课题研究

13.大跨径混合主梁斜拉桥疲劳分析与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14.桥梁施工偏差风险分析技术及双层公路钢桁桥施工力学行为与安装技术研究

15.东江大桥主桥钢结构技术研究

16.东江大桥塔柱、弦杆施工稳定性及大型起重机械关键技术研究

17.东江大桥(钢桁梁桥)施工力学行为与精确合龙技术研究

18.刚性悬索加劲三桁双层钢桁梁桥静动力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19. 金安金沙江大桥索塔上横梁支架及索鞍安装临时结构复核计算(公路悬索桥,主跨1386m

20. 宜宾临港长江大桥钢栈桥复核计算(公铁两用斜拉桥,大桥主跨522m


论文

共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100余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1. Jiang L, Liu Y, Fam A.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s in concrete-filled square hollow section joints with perfobond ribs[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9, 181: 165-180.

2. Jiang L, Liu YJ, Fam A, Wang KN. Fatigue behaviour of non-integral Y-joint of 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hollow section continuous chord stiffened with perfobond rib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9: 611-624.

3. Jiang L, Liu YJ, Fam A, Liu J, Liu B.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 parametric formulae for 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hollow section K-joints with perfobond rib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9, 160: 579-597.

4. Jiang L, Liu Y, Fam A.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s in joints of square hollow section (SHS) brace and concrete-filled SHS chord under axial tension in brace[J].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18, 132 79-92.

5. Liu Y, Xiong Z, Feng Y, et al. 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hollow section X joint with Perfobond Leister rib structural performance study: Ultimate and fatigu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J]. 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7, 24(4): 455-465.

6. Jiang Liu, Yongjian Liu, Guojing Zhang.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temperature gradient patterns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members [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Accepted and in Press)

7. Jiang Liu, Yongjian Liu, Lei Jiang, Ning Zhang. Long-term field test of temperature gradients on the composite girder of a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 [J].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DOI. org/10. 1177/1369433219851300.

8. LIU Yongjian, Xiong Zhihua, Feng Y, et al. 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Hollow Section X Joint with Perfobond Leister Rib Structural Performance Study: Ultimate and Fatigu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J]. Steel &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7, 24(4):455-465.

9. LIU Y J, XIONG Z H, LUO Y L, et al. Double-composite Rectangular Truss Bridge and Its Joint Analysis[J].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 2015, 2(4): 249-257.

10. LIU Yong-jian, LIU Jian, ZHONG Guan-xing, et al.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teel truss bridge stiffened with rigid cables in construction stage[J].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200993):1-10.

11. 周绪红,刘永健,姜磊,. 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研究综述[J].中国公路学报,2017,30(11):45-62.

12. 刘永健, 刘江, 张宁. 桥梁结构日照温度作用研究综述[J]. 土木工程学报, 2019, 52(05): 59-78.

13. 姜磊,刘永健,王康宁.焊接管节点结构形式发展及疲劳性能对比[J].建筑结构学报,2019,40(03):180-191.

14. 刘永健,王康宁,刘彬,姜磊,马印平,王文帅.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负弯矩区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OL].建筑结构学报,2019(09):74-83

15. 许波,刘永健,朱伟庆,姜磊.焊钉锈蚀后钢-混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9,19(02):25-35.

16. 张宁, 周鑫, 刘永健, 刘江. 基于点阵式测量的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场原位试验[J]. 土木工程学报, 2019, 52(03): 76-86.

17. 李慧,刘永健,张宁,刘江.冻融循环作用后栓钉连接件受剪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40(05):149-155.

18. 孙立鹏,刘永健,杨岳华,蔡炎标.台州湾跨海大桥通航孔桥悬拼匹配关键问题研究[J].桥梁建设,2018,48(06):116-121.

19. 高诣民,刘永健,周绪红,刘彬,姜磊,熊治华.高性能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J].中国公路学报,2018,31(12):174-187.

20. 刘永健,马印平,田智娟,袁卓亚,熊治华,杨健.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连续刚构桥实桥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8,31(05):53-62.

21. 朱伟庆,衡江峰,刘永健,王卫山.采用墙式整体桥台的无缝桥受力特征[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7,17(06):36-45.

22. 刘永健,高诣民,周绪红,等. 中小跨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技术经济性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201730(3)1-13.

23. 张宁,刘永健,李慧,等. 弹性基底上受非均匀荷载加劲板的局部屈曲特性[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717(01)36-44.

24. 刘永健,刘江,张宁,. -混凝土组合梁温度效应的解析解[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7,17(04):9-19.

25. 刘彬,刘永健,周绪红,. 中等跨径装配式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设计[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7,17(04):20-31.

26. 刘永健,姜磊,熊治华,等. 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受拉节点热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7175):1-15.

27. 姜磊, 刘永健, 侯蓓蓓. 钢管混凝土拱肋轴力-应变关系[J]. 中国公路学报,20162911):90-98.

28. 刘永健,程高,张宁,等. 开孔钢板加劲型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143510):39-46.

29. 熊治华,刘永健,宋松林,等. 大跨组合斜拉桥梁腹板及加劲肋合理设计[J].桥梁建设,2014445):103-107.

30. 张宁,刘永健,刘士林. 单孔PBL剪力连接件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14353): 186-192.

31. 刘永健,张宁,张俊光. 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294):13-17.

32. 刘世忠,刘永健,李建红,等. 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桥塔柱纵向稳定计算长度系数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2012336): 17-23.

33. 刘永健,张俊光,徐开磊,等. 设纵肋钢箱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113210): 159-165.

34. 刘永健,刘君平,张俊光. 主管内填混凝土矩形和圆形钢管桁架受弯性能对比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10314):86-93.

35. 刘永健,刘剑,刘君平,等. 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桥施工阶段全桥模型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10432):72-78.

36. 刘永健,刘君平,杨根杰,等. 主管内填充混凝土矩形钢管桁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9306):107-112.

37. 刘永健,杨健,梁鹏,等. 无背索斜塔斜拉桥荷载试验[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5


1. 书籍,《现代木结构桥梁》

2. 书籍,《钢结构设计原理》

3. 规范,《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

4. 规范,《预制木桥面板技术条件》(陕西省地方标准DB

5. 规范,《公路无伸缩缝桥梁技术规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

6. 规范,《公路钢结构桥梁养护技术规范》(中国交通运输部行业规范JTG

7. 规范:《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技术规程》(道路与桥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规范CJJ),审查专家


科技成果

荣誉奖励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主要如下:

1.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2007年(排名:第二)

2. 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新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2013年(排名:第二)

3.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架结构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2011年(排名:第二)

4.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斜塔竖琴式斜拉桥的设计与施工,2007年(排名:第九)

5.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佛陈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系杆更换技术研究,2003年(排名:第十)

6. 中国交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军民两用新型大跨装配式公路钢桥技术研究,2017年(排名:第二)

7. 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火灾下桥梁结构灾变机理、安全评价与估计数及其工程应用,2017年(排名:第四)

8. 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东江大桥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结构关键力学特性研究,2013年(排名:第四)

9.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双层公路钢桁桥施工力学行为与安装技术研究,2010年(排名:第一)

10.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优秀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桥隧二等奖,西安市曲江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烽火大道桥涵工程-王坡沟南桥,2017年(排名:第四)


工作经历

1989.9.1—2004. 6.30,长沙理工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4.06.30—2006.06.30,长安大学,教授/博导,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06.30—2009.02.01,长安大学,教授/博导,2007年被聘用为二级教授;

2009.02.01—2010.02.01,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访问教授

2010.02.01—2012.06.30,长安大学,教授/博导;

2012.06.30—2013.06.30,长安大学,教授/博导,桥梁系主任;

2013.06.30—2016.06.30,长安大学,教授/博导,桥梁系主任,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16.06.30—至今,长安大学,教授/博导,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建设部主任,2019年被聘为“长安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