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李立,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交通控制、车路协同、交通安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已在交通专业主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30余篇,担任多个交通领域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专家、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评审专家。 社会职务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交通控制、车路协同、交通安全等。 可招收多名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和博士,欢迎自动化、交通工程、计算机、车辆工程等专业同学报考,也欢迎有计算机编程、数学建模、大数据处理及分析特长的同学。感兴趣者请将申请信和简历直接发送到邮箱:lili@chd.edu.cn。 开授课程本科生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基础,智能网联交通技术 研究生 综合交通系统分析,交通控制与管理 科研项目主持 面向新型混合交通流的路侧感知设备布设与车路协同交通控制技术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面上)) 面向本地需求的高速公路智能路侧设备选配与性能参数优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速公路智能车路协同系统集成应用”),专题主持 新型混合交通条件下智能网联车辆运动规划方法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基础研究培育项目) 面向城市多车道路段混合交通的智能网联汽车行驶规划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人机共驾条件下智能网联转向车辆行驶路线与动作协同规划方法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青年)) 全息交通状态重构与车辆群体协同控制测试与验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车路协同环境下车辆群体智能控制理论与测试验证”),专题主持 参与 多模式交通网络级联失效传播机理及协同提升策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科学基金项目) 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与安全充电技术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两链”融合重点专项) 智能网联汽车评价关键技术与硬件在环测试系统(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两链融合”重点专项) 协同环境下城市匝道出入口异质交通流行为建模与智能管控(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工业领域) 多模式交通系统耦合性能建模方法与机理研究(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多模式交通网络耦合脆弱性分析方法及耦合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科学基金项目) 灾害事件下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韧性机理研究(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 智能网联汽车(基于城市道路车路协同的无人驾驶车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贵州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 电动汽车能量管理关键技术与高密度动力锂电池开发(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群)-工业领域) 长大公路隧道机电设备智慧深度层级管养技术研究(陕西省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工业领域) 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的公共交通潜在需求挖掘及匹配策略研究(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青年)) 论文1. L. Li, J. Yang, M. Zhang, Q. Niu, Q. Lu, F. Zhu*. Analysing extreme muti-vehicle rear-end collision risks in adverse weather through generalized Pareto regression trees. 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 2025. (SCI) 2. L Li, Z. Zuo, R. Bu, Y. Zhang, R. Wang, E. Tan*. An illumination-adaptive visual SLAM algorithm with lightweight object detection for complex dynamic environment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 Measurement, 2025, 74: 2539822. (SCI) 3. 李立,赵峥程,许文鹏,路庆昌,龚贤武*. 混合交通无信号交叉口智能网联汽车低风险左转运动控制. 中国公路学报,2025, 38(5): 276-296. (EI) 4. 李立,鲍宇健, 杨文臣, 楚庆玲, 汪贵平. 路侧多源感知规范化数据集构建方法.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 55(2): 529-536. (EI) 5. Z. Sun, Y. Jin, Y. Zhang, W. Xu, L. Li*. Ambient temperature estimation of mountain freeways based on roadside camera images. IEEE Sensors Journal, 2024, 24(22), 38453-38465. (SCI) 6. L. Li, J. Chen, Z. Xu, W. Yang, Y., Q. Lu*. The impact of people's subjective perception on their acceptance of automated vehicles: A meta-analysi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 2024, 102: 449-467. (SSCI) 7. 李立, 李仕琪, 徐志刚, 李光泽, 汪贵平. 集成学习框架下的车辆跟驰行为建模.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24, 56(3): 46-55. (EI) 8. 李立, 吴晓强, 杨文臣, 周瑞杰, 汪贵平. 基于路侧毫米波雷达的群体车辆目标识别与跟踪.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4,54(7): 2104-2114. (EI) 9. L. Li,Z. Zhang,Z. Xu,W. Yang,Q. Lu *. The role of traffic conflicts in roundabout safety evaluation: A review.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24, 196: 107430. (SSCI) 10. 李立, 平振东, 徐志刚, 汪贵平. 高速公路行车风险路侧感知系统的设备优化布设.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3, 57 (6): 1137-1146. (EI) 11. 李立, 平振东, 朱进玉, 徐志刚, 汪贵平. 面向群体行驶场景的时空信息融合车辆轨迹预测.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2, 22(3): 104-114. (EI) 12. L. Li, G. Li, D, Zhang*, R. Fang, W. Yang. Effects of emergency escape ramps on crash injury severity reduction on mountain freeways: A case study in China.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afety & Security, 2022, 14(8): 1269–1288. (SSCI) 13. L. Li, D, Zhang*, X. Cheng, P. Wang, G. Wang. A compositional approach for traffic distribution evaluation of triple left-turn lanes from an individual perspective. Transport, 2021, 36(2): 110–122. (SCI) 汪贵平,龚贤武,雷旭,朱进玉,李立.《新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赵祥模,汪贵平,李立,关丽敏.《智能汽车测控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 崔玉萍,罗石贵,李红芳,李立,李鹏举.《高速公路智能车路协同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及应用》. 人民交通出版社 科技成果荣誉奖励指导学生竞赛奖项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 银奖 全国高校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 三等奖 2021中国机器人大赛舞蹈机器人专项赛 一等奖 第十六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商业计划书专项赛 二等奖 2021中国机器人大赛舞蹈机器人表演赛(总决赛) 一等奖 2022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服务机器人 二等奖 2022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服务机器人 三等奖 “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一等奖 “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三等奖 工作经历2017.12-2019.11 长安大学 讲师 2019.12-2024.11 长安大学 副教授 2024.12-至今 长安大学 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