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吕艳,陕西三原人,1999年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至今在长安大学工作,其间2008年硕士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6年博士毕业于长安大学,获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学位;2017年2月至9月赴英国杜伦大学交流访问,开展灾害风险与减灾管理方向的合作研究。 自1999年至今,先后在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从事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与科学、地质遗迹、安全风险与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1项、省部级专题项目8项、横向研究课题10项。 社会职务研究领域 从事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与科学、地质遗迹开发与保护、安全风险与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开授课程已开设安全法规、安全文化、自然灾害、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管理学等课程。 科研项目吕艳的科研方向为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安全风险评价及管理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1项、省部级专题项目8项、横向研究课题10项。 本人作为项目负责人的近5年主要项目如下: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秦岭北缘中段花岗岩山崩群发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6年-2020年 2,太行山旅游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山西煤炭地质148勘察院,2020-2021年 3,中央高校基金:黄河流域旅游地质资源调查,2020-2022 4,河南省1:5万地质灾害详查成果集成及综合研究,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2016年 5,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国土开发保护地质调查:秦巴地区花岗岩地质遗迹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2019年 6,黄河黑三峡河段开发对黄河景泰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影响评价研究,宁夏大柳树水利枢纽前期工作办公室,2015年 7,延安革命老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延安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地质支撑,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2017-2019年 8,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花岗岩地震山崩振动台试验研究(基金),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 9,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翠华山景区山崩体地质勘查与成因研究,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办公室,2015年 10,陕西省典型地质遗迹调查与成因机理研究,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2015年 11,延安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技术支撑,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2017年 12,陕西省典型花岗岩地质遗迹特征及演化研究,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015-2016年 13,秦岭终南山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办公室, 2015年 14.关中城市群地质遗迹景观调查与评价,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014 同时,在旅游地学和景观脆弱性研究方面具有较深厚的积累,尤其在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成因与开发利用方面有较鲜明的学术特色,其主要学朮贡献为:首次厘定了翠华山山崩体的厚度与体积,确定了翠华山山崩的形成机理与发生年代;系统调查确定了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的分布规律和产出特征,首次提出了岩浆动力孕景、构造动力造景、地表动力成景、人类营力润景的花岗岩地质景观成因理论,划分了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的成因类型,揭示了地质遗迹脆弱性规律和表现类型,提出了花岗岩地质遗迹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建议。这些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空白,为华山旅游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刋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多篇被SCI、EI收录,专著《华山花岗岩地质遗迹》一书正公开出版中。 论文1,延安地质遗迹特征及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方案,西北地质, 2019,年第52卷第2期 2.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Cuihua Rock Avalanchetriggered by a paleo-earthquake in northwest China Engineering Geology(SCI检索) 2014-11-19 3,1556年陕西关中华县特大地震地质灾害遗迹发育特征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14-03-01 4.陕西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特征、成因及景观价值 地球学报(EI检索) 2015-03-01 6.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景观离散元数值模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13-06-01 科技成果荣誉奖励工作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