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鲁宝亮,男,汉族,陕西宝鸡人,生于1984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副系主任。2012年就职于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地球物理系。 受教育经历 2003-2007年,吉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本科 2007-2009年,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硕士 2009-2012年,吉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 社会职务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 EGU会员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位场反演,深部构造、海洋地球物理。 开授课程《重、磁勘探原理与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科学与国家地理》 科研项目[6] 复杂地形条件下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重磁三维物性贝叶斯反演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2020-2022 [5] 多源地球物理数据融合和地质体特征数据融合方法研究及软件开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2017-2021 [4] 基于混合网格剖分的三维密度重力反演方法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负责人,2020-2021 [3] 海洋重磁方法应用平台建设,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负责人,2016-2017 [2] 南海东北部海区中生代残留盆三维结构地球物理数据约束构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负责人,2015-2016 [1]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铜整装勘查区关键基础地质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球专题负责人, 2014-2016 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12] 蔡泽园,鲁宝亮*,熊盛青,王万银. 2020. 基于自适应核密度的贝叶斯概率模型岩性识别方法研究.物探与化探.44(4):919-927. [11] 鲁宝亮, 马涛, 熊盛青, 王万银.2020.基于重磁异常相关分析的场源位置及属性识别方法.地球物理学报,63(4):1663-1674. [10] 鲁宝亮, 王万银, 赵志刚, 冯旭亮, 张功成, 罗新刚, 姚攀, 纪晓琳. 2018.南海深部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来自重磁位场反演的认识. 地球物理学报, (10):4231-4241. [9] 鲁宝亮, 王璞珺, 张功成, 张斌, 孙晓猛, 李伍志, 郎元强. 2011.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基底结构及其油气勘探意义.石油学报,32(4): 580-587. [8] 鲁宝亮, 孙晓猛, 张功成, 张斌, 郎元强, 王璞珺.2011. 南海北部盆地基底岩性地震-重磁响应特征与识别.地球物理学报, 2011,54(2): 563-572. [7] Lu B L,Wang P J,Wu J F, Li W Z,Wang W Y,Lang Y Q. 2014. Distribution of the Mesozoic in the continental margin basi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petroliferous significanc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41(4): 545–552. [6] 鲁宝亮, 范美宁, 张原庆. 2009. 欧拉反褶积中构造指数的计算与优化选取.地球物理学进展,24 (3): 1027-1031. [5] 鲁宝亮, 王万银, 杜向东,黄兴文, 郭允, 纪晓琳, 冯旭亮. 2015.西非陆缘盆地中南段构造与沉积研究.海洋科学进展,33(3):414-428. [4] 鲁宝亮, 王万银, 张功成, 冯旭亮, 纪晓琳.2016.南海深部过程及与含油气盆地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6, 31(03):1342-1350. [3] 鲁宝亮, 王璞珺, 张功成, 王万银. 2015.南海区域断裂特征及其基底构造格局.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 30(04):1544-1553. [2] 鲁宝亮, 王万银, 张功成, 王璞珺. 2015.红河断裂带海域延伸位置的地球物理证据及其与南海扩张的关系. 热带海洋学报, 2015, 34(5):64-74. [1] 鲁宝亮, 王璞珺, 梁建设, 孙晓猛, 王万银. 2014.古南海构造属性及其与特提斯和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关系.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44(5):1441-1450. *其他 [12] 纪晓琳, 王万银, 杜向东, 鲁宝亮, 黄兴文, 冯旭亮, 郭允.2019.利用重磁资料研究西非中南段含盐盆地构造区划.地球物理学报, 6204:1502-1514. [11] 马杰, 王万银, 罗新刚, 姚攀, 赵志刚, 邱之云, 纪晓琳, 鲁宝亮, 冯旭亮.2018. 基于磁力资料的南海及邻区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深度特征研究.地球物理学报,6110:4269-4280. [10] 冯旭亮, 张功成, 王万银, 赵志刚, 邱之云, 谢晓军, 纪晓琳, 鲁宝亮, 宋双.2018.基于重磁震资料的南海新生代盆地分布综合研究.地球物理学报,6110:4242-4254. [9] 张楠, 鲁宝亮, 张超, 王万银.2016.利用航磁资料研究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古火山口分布.地球物理学进展,3103:1033-1039. [8] Sun X M,Zhang X Q,Zhang G C,Lu B L,Yue J P,Zhang B. Texture and tectonic attribute of Cenozoic basin basement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2014,57:1199-1211. [7] 冯旭亮, 王万银, 刘富强, 李建国, 鲁宝亮. 2014.裂陷盆地基底双界面模式二维重力反演.地球物理学报,5706:1934-1945. [6] 岳军培, 张艳, 沈怀磊, 尤龙, 鲁宝亮, 王璞珺. 2013. 华南陆缘地质特征对南海北部盆地基底的约束.石油学报,2013,34S2:120-128. [5] Zhang B, Wang P J, Zhang G C, Sun X M, Lu B L, Ni W Y.2013.Cen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and Southeast Hainan Basins of South China Se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etroleum geology.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40(6): 657-665. [4] 孙晓猛, 鲁宝亮, 张梅生, 杜继宇, 许强伟, 田景雄. 2011.海拉尔盆地及盆缘露头区典型构造样式及变形序列[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41,s1:1-8. [3] 王璞珺, 张功成, 蒙启安, 鲁宝亮, 朱德丰, 孙晓猛. 2011.地震火山地层学及其在我国火山岩盆地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报,54(2): 597-610 [2] 李伍志, 王璞珺, 张功成, 鲁宝亮. 2011.珠江口盆地深部基底地层的地震时深转换研究.地球物理学报, 2011,54(2): 449-456. [1] 郎元强, 胡大千, 刘畅, 张斌, 鲁宝亮, 王璞珺. 2011.南海北部陆区岩石磁化率的矿物学研究.地球物理学报,54(2): 573-587. 科技成果荣誉奖励[6] 2020年, 全国大学生“创新杯”地球物理知识演讲大赛, 二等奖,指导教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5] 2019年, 第五届“创新杯”全国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4] 2018年, 长安大学优秀班主任 [3] 2018年, 第四届“创新杯”全国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三等奖,指导教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2] 2017年, 第三届“创新杯”全国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1] 2016年, 第二届“创新杯”全国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三等奖,指导教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工作经历2012年就职于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地球物理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