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黄伟亮,男,汉族,陕西省富平县人,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安大学“长安学者”(青骨二类),美国内华达大学(University of Nevada,Reno)联合培养博士,中国地震局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地震灾害风险评判,工程地震灾害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陕西省自然基金、中国地调局工程地质调查、城市活动断层调查等多项科研及科技服务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项目等,目前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10篇。 Research gate: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Wei_Liang_Huang 欢迎: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理学、资源勘查工程、资源与环境等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 社会职务中国地震局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构造变形与重大灾害的成因分析、工程场地活动断裂调查与鉴定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 (1)高精度地貌数据在活动构造及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2)强震与滑坡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3)断裂活动习性与强震破裂模式。 (4)地裂缝活动扩展与线状工程稳定性。 开授课程地质学基础 48学时 本科生 专门工程地质学 48学时 本科生 地震危险性与安全性评价 32学时 本科生 地质实习 120学时 本科生 科技论文写作 48学时 研究生 科研项目黄河流域地质地表与气候过程及孕灾机制,专题负责人,70万,2021-2025,在研 天山内部走滑断裂中晚第四纪活动速率研究—以开都河断裂为例,负责人,22万,2017-2019,结题 基于活动构造地貌特征研究秦岭北缘断裂地震活动历史,负责人,5万,2018-2019,结题 中国大陆区域工程地质图与工程地质术语使用导则研究,负责人,39.78万,2018-2019,结题 西安市场地剪切波测试服务,负责人,6万,2019-2020,在研 东非裂谷区地裂缝灾害机理与防控,主要参与人,235万,2019-2024,在研 黄土地质结构与水循环模式及介质灾变力学行为,参与人,380万,2018-2022,在研 六盘山东麓断裂高精度断错地貌建模,负责人,6万,2016-2017,结题 固关-宝鸡断裂构造地貌分析,负责人,2.7万,2016-2017,结题 基于SfM方法获取滑坡地带超高分辨率数值高程模型的研究,负责人,5万,2016-2017,结题 宁强县广坪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嘉陵江穿越工程浅层地震勘察服务,负责人,5万,2018-2019,结题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可能突破方向、主要参与人,30万 2017-2018,结题 论文(1)黄伟亮#,杨虔灏,吕艳,苏生瑞,周泽华.2020.秦岭北麓古滑坡分布特征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8(6),1292-1304 (2)Huang Weiliang#, Yang Xiaoping*, Thompson J., Li, Shengqiang, Yang Haibo, Zhang Ling, 2019. Alluvial plains 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100-ka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since the Middle Pleistocene in the southern Tian Shan, NW China.Geomorphology (SCI) 341, 86-101. (3)黄伟亮#, 杨晓平*, 李胜强, 杨海波, 2018. 焉耆盆地北缘断裂全新世滑动速率及地震危险性研究. 地震地质 (EI) 40(1),01-18. (4)黄伟亮#, 杨晓平*, 杨海波, 李胜强, 2018. 天山内部走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以开都河断裂为例. 地震地质(EI) 40(5),1040-1058. (5)Huang Weiliang#, Yang Xiaoping*, Li An, Pierce I., Thompson J., Angster S, Zhang Ling, 2015. Late Pleistocene shortening rate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Yanqi Basin, southeastern Tian Shan, NW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SCI) 112, 11-24. (6)Huang Weiliang#, Yang Xiaoping*, Li, An, Thompson J., Zhang, Ling, 2014. Climatically controlled formation of river terraces in a tectonically active region along the southern piedmont of the Tian Shan, NW China. Geomorphology (SCI) 220, 15-29. (7)黄伟亮#, 杨晓平*, 李安, 张玲, 李胜强, 杨海波, 2015. 焉耆盆地北缘和静逆断裂—褶皱带中晚第四纪变形速率. 地震地质(EI)37(3),675-696. (8)黄伟亮#, 杨晓平*, 李安, 张玲, 2011. 和静逆断裂-褶皱带的第四纪构造地貌与侧向扩展. 地震地质(EI)33(4), 765-776. (9) 彭建兵#, 黄伟亮, 王飞永, 刘阳, 2019.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结构分类与地质调查方法. 地学前缘(EI), 26(03), 9-21. (10)Li Xinnan#, Huang Weiliang*, Pierce I., Angster S., Wesnousky S., 2017. Characterizing the Quaternary expression of active faulting along the Olinghouse, Carson, and Wabuska lineaments of the Walker Lane. Geosphere(SCI) 13, 119-2136. 科技成果荣誉奖励工作经历1.2019/11-至今,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副教授 2.2016/09-至今,长安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合作导师:彭建兵院士 3.2015/07-2019/1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