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赵煜,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结构智能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桥梁智能检测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20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研平台创新人物,2022年入选交通运输行业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主要从事混凝土桥梁损伤分析及服役状态评估、桥梁检/监测装备及平台开发、3D打印FRP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目前在桥梁检/监测方向已形成了图像检测技术、激光检测技术、多模式融合检测技术、桥梁快速检测技术等特色研究成果。在3D打印FRP技术方向已成功将该技术应用桥梁结构预应力系统。在结构应变测试新技术、结构变形测试新技术、体内/体外预应力测试新技术、结构外观测试新技术四个领域取得突破。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沪苏通长江大桥、川藏铁路大渡河特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二等奖8项。 社会职务1、桥梁智能检测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2、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理事 3、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理事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常务理事 5、陕西省公路学会桥梁工程分会委员 6、《中国公路学报》编委 7、《长安大学学报》编委 8、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混凝土桥梁损伤分析及服役状态评估、桥梁检/监测装备及平台开发、3D打印FRP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目前在桥梁检/监测方向已形成了图像检测技术、激光检测技术、多模式融合检测技术、桥梁快速检测技术等特色研究成果。在3D打印FRP技术方向已成功将该技术应用桥梁结构预应力系统。 开授课程桥梁结构分析与设计;现代桥梁结构理论。 科研项目部分科研项目: 1、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智能分析关键技术研究(2021YFB16003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2、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性能退化过程及衰变机理(51678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基于 BIM 技术的高震区装配化桥梁关键技术研究 4、川藏铁路大渡河特大桥施工全过程主缆、主梁实时动态变形监测项目 5、沪通长江大桥29#墩塔梁同步施工主塔变形、墩旁托架及塔吊基础应力监测项目 6、G30线果子沟大桥智能监测系统建设项目 7、陕西省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勘察设计Ⅱ标泾河大桥工程体系研究及结构分析项目 8、开裂损伤的装配式预应力箱梁桥工作性能研究 9、开裂损伤的装配式箱梁桥安全性评估与拼宽关键技术研究 10、汉中市西二环特大桥建设工程全桥模型试验研究项目 论文科技成果荣誉奖励荣誉: 1、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2020年度入选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研平台创新人物。 3、2022年入选交通运输行业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奖励: 1、道路与桥梁多源协同智能检测技术与装备开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服务国家、双元培养、文化融入,公路交通类来华留学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3、公路混凝土桥梁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与加固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4、集群桥梁结构动力性能评价与韧性提升关键技术-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5、火灾下桥梁结构灾变机理、安全评价与加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6、公路大型混凝土桥梁车桥耦合及灾变行为分析与工程应用-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7、桥梁结构火灾分析理论与工程成套技术及其应用-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8、服役桥群动力性能评价及防控关键技术-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9、中小跨径梁桥荷载试验关键技术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0、装配式预应力箱梁桥全寿命精细分析、智能评估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1、季冻区混凝土桥梁加固及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工作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