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张驰,男,四川宜宾人,生于1981年,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博士后经历,长安大学教授,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博士生/留学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克莱姆森访问学者,注册道路工程师,从事道路总体设计、道路数字化、交通安全以及交叉学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现任公路学院道路总体与智能工程系主任、中国公路学会交通BIM协同创新共同体副秘书长、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公路工程学部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席、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获得者、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负责人、《中国公路学报》青年编委,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交通科技大赛、BIM大赛、国家级创新实验计划指导教师,中国公路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主编与合作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3部,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国家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10项,省部级科研奖励或荣誉11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20项。 欢迎访问课题组网站:http://zc.chd.edu.cn 社会职务道路总体与智能工程系 主任 中国公路学会交通院校工作委员会 委员 《中国公路学报》青年编委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公路工程学部技术委员会 联合主席 中国公路学会交通BIM协同创新共同体 副秘书长 国家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 中国民用航空局安全能力建设项目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1.道路勘测设计理论和勘测实用技术研究 2.道路安全性仿真技术、道路安全评价与保障技术研究 3.道路数字化技术理论研究、道路设计软件研发 4.行车动力学仿真技术、道路舒适性评价 开授课程一、本科生课程 1、道路勘测设计 40学时(本科教学) 2、道路勘测设计(双语) 64学时(本科教学) 3、测量学实习指导教师 2周 4、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指导教师 2周 5、道路勘测设计(慕课) 30学时 二、研究生课程 1、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理论与技术 40学时(博士研究生教学) 2、公路选线自动化 40学时(硕士研究生教学) 3、道路基础设施BIM理论与应用 40学时(硕士研究生教学) 科研项目一、在研项目 1.【主持】交通网全息感知与智能控制三维可视化平台研发 项目来源: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范围自然灾害交通网信息全息感知与智能控制及安全诱导技术装备研发2020YFC1512000) 项目名称:交通网全息感知与智能控制三维可视化平台研发 项目编号:2020YFC1512005 项目周期:2020.11—2024.10 项目摘要:交通网全息感知与智能控制三维可视化平台研发是为了解决交通网海量信息三维可视化实时表达与智能控制决策难 题,因此在开展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研究的基础上,解决大规模信息存储调用,研发高速轻量化图形引擎,突破跨平台多模 式协同交互,实现三维模型真实场景渲染与实时表达、高精度分析和智能控制决策。 2.【主持】复杂气象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复杂气象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022YFG0048 项目周期:2022.01.01—2023.12.31 项目摘要:山区高速公路受地质地形条件限制,存在长大下坡、连续弯道等风险路段,同时受山区暴雨、积雪、团雾等复杂气 象条件的影响,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提出一套有效的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保障系 统,本项目拟在山区高速公路沿线灾害气象时空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气象灾害指数分级标准,提出考虑气象因素的行车风 险指数,构建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通行安全评价方法,进一步提出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方法;同时在实地调研和室内模拟试验的基 础上,提出路面抗滑性能衰减预测方法、复杂气象条件下车辆制动行为预测方法、耦合作用下交通流参数控制方法,建立雨、 雾和冰雪天气下山区高速公路管理与控制标准;结合山区高速公路行车风险特征,建立山区高速公路主动安全防控技术标准, 根据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的需求,综合考虑机会成本、经济损失、救援效率三个因素,提出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方法,共同构 建事故紧急救援组织与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搭建复杂气象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动态预警及救援保障系统,通过前端微气象 站、雨雪天气监测等手段实时感知高速公路能见度、降雨强度、路面水膜厚度等指标,实现“精准鉴别、快速预警、实施保障、 高效救援”的目标。 3.【主持】复杂天气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行车风险地图动态建立方法 项目来源: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复杂天气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行车风险地图动态建立方法 项目编号:2023-JC-YB-391 项目周期:2023.01.01-2024.12.31 项目摘要:本研究针对陕西省山区高速公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事故频发以及高风险路段识别方法存在“风险预测不准确,安全管 控不高效”等问题,按照“理论研究→实地调研→技术攻关→体系构建”的总体研究思路,采取GIS空间分析、DAMATEL方法、交 通冲突法、势场理论、三维仿真、多源数据动态融合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基于复杂气象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形态聚 类分析、交通事故演化机理研究、风险态势评估方法等,确定复杂天气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行车风险地图动态建立方法。从而提 升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科技支撑能力,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 4.【主持】基于车辆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道路设计与改造方法研究 项目来源: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基于车辆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道路设计与改造方法研究 项目编号:202102020101014 项目周期:2022.01-2025.01 项目摘要: 本研究以实现基于车辆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道路设计与改造方法为目标,首先基于PreScan、CarSim和MATLAB的联合仿真建立自动 驾驶仿真场景,建立合理的自动驾驶技术安全评价体系和测试标准。对于新建智慧道路设计,研究道路线形选择、智能道路设施 布设对车辆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道路线形坡度、道路条件、交通状况、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等因素,对适用于 自动驾驶汽车的交通标志标线、路线条件及信号装置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经济、美观、适用于恶劣天气的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设 计方案;对于既有道路的智能化改造方面,综合考虑感应设备需采集的信息,确定感应设备、智能情报板以及所需配套设施(如 供电、网络信号)的设置位置与范围,与传统道路的信号电子设备、安全防护措施相结合,确定既有道路的智能化改造研究。
5.【主持在研】数字成绵扩容高速运营管控关键技术与投资效益研究 项目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 项目名称:数字成绵扩容高速运营管控关键技术与投资效益研究 项目编号:2022-ZL-04 项目周期:2022.01-2023.12 项目摘要:本研究依托成绵高速扩容项目,以建立基于准全天候全方位智能感知的高速公路风险研判及管控方法为目标,基于新 的事故多发路段鉴别与气象敏感度判别方法,建立风险因素集,提出高速公路高风险路段预测方法;以智慧杆件、安全路侧装置 等智能感知预警单元的设施配套方案为基础,提出准全天候全方位智能单元布设策略,通过经济效益评估构建智能单元布设策略 多日标优化模型;针对多源数据建立智能感知多源动态融合数据库,研究雷视融合技术、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边坡监测技术、深度学 习相关算法,提出基于大数据的准全天候全方位感知数据智慧分析方法与公路综合事件识别方法;最后通过行车安全性与通行可 靠性风险态势研判,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分析人-车-路运行规律,模拟、推演交通状态变化,研究交通风险主动防控管理方法 体系,实现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及行车安全准全天候保障;并聚焦数字高速绿色低碳投资效益,识别和测算数字化转型在高速公路 领域产生的具体效益,并从价值共创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数字高速的创新扩散路径与机制,同时,研究数字高速的投资效益分 配。
6.【主持】乐西高速高风险路段识别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 项目名称:乐西高速高风险路段识别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021-ZL-15 项目周期:2020.12-2025.12 项目摘要:对乐西高速行车风险及风险源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乐西高速公路行车风险因素集,同时开展风险源特征分析,确定行 车风险源以及行车风险严重程度的分级特征值。根据风险指标体系对乐西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客观影响和各项风险指标对行车安 全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分析,开展乐西高速公路高风险路段识别研究,提出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综合 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基于“空、天、地”一体的山区高速公路风险源识别体系。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基 于坡度、坡长、制动系统性能、驾驶员心理等因素,研究山区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制动失控位置识别技术、车辆制动失控预警系 统应用技术和交通安全被动防护技术,开发一套公路长下坡路段行车安全智能监控预警系统。针对超长下坡和冰雪叠加路段开展 行车安全智能监控预警系统、预成型易养护彩色铺面等技术应用研究。 7.【主持】20公里级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建设与运营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 项目名称:20公里级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建设与运营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017-KJFZ-01;220221230075 项目周期:2022.11~2023.06 项目摘要:该项目主要研究20公里级高速公路山岭隧道的线形指标、横断面指标以及总体设计评估体系。首先是研究平面线形要 素、纵断面线形要素和平纵线形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提出适用于20公里级公路山岭隧道行车安全的的平面、纵断面线形指标 。其次是研究20公里级公路山岭隧道各横断面指标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最后基于对隧道安全影响的线形指标、横断面指标、横断 面布置方案及视觉缓冲带布置方案的研究,结合对国内外超长隧道的建设条件、施工风险、运营风险、环境影响、工期、造价和 运营费用等调研,确定影响超长隧道安全评估的总体设计指标,对20公里级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影响行车安全的总体设计关键指标 进行研究,形成总体设计评估体系。
8.【主持】高速公路多心卵形曲线路段关键设计指标研究 项目来源: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高速公路多心卵形曲线路段关键设计指标研究 项目编号:220221230186 项目周期:2023.1.1~2023.12.31 项目摘要:多心卵形曲线具有充分拟合地形、节约工程投资的优势,在川内越来越复杂的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应用前景较广,但 我国现行规范与建设经验中对于多心卵形曲线行车安全理论尚属空白,业内均采取慎用的态度。该项目拟以川内运营高速公路多 心卵形曲线路段为工程背景,针对多心卵形曲线的驾驶复杂性和潜在行车风险,提出多心卵形曲线路段的安全提升措施。着眼于 驾驶员驾驶行为特性,拟采用多自由度驾驶仿真模拟和理论分析,深入分析、验证、综合研究,对多心卵形曲线路段的安全性提 升成套技术进行全面研究与开发。该项目拟解决多心卵形曲线路段的驾驶行为特征、行车轨迹特征、行车风险评价方法、线形设 计指导意见以及行车安全性提升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预计可为山区高速复杂线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同时可为 运营高速公路复杂线形路段的安全运营提供理论依据,提升高速公路整体行车安全性。
9.【主持】公路工程BIM+GIS模型实体结构分解指南 项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标准项目 项目名称:公路工程BIM+GIS模型实体结构分解指南 项目编号:2022-34 项目周期:2022.01-2023.12 项目摘要:该科研项目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如下:(1)该标准规定了公路工程BIM+GIS模型实体结构分解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 定、公路工程实体结构分解和公路工程实体结构编码。(2)该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新建及改(扩)建的公路 工程BIM+GIS模型实体结构分解。(3)该标准的主要章节内容如下: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公路 工程实体结构分解、公路工程实体结构编码、附录A(公路工程实体结构分解表)。 10.【主持】公路工程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成熟度评价指南 项目来源: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公路工程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成熟度评价指南 项目编号: 项目周期:2022~2023 项目摘要:该指南是对公路工程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进行系统调研及深入研究,并在实体工程验证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共 分为6章、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BIM技术应用基础指标、BIM技术应用能力指标、BIM技术应用技术 指标及附录。 11.【主持】天府新区经眉山至乐山高速公路项目科研总体规划研究 项目来源:四川天眉乐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名称:天府新区经眉山至乐山高速公路项目科研总体规划研究 项目编号:HT2023210778 项目周期:2023.08-2024.06 项目摘要: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根据国家、行业发展目标和需求,结合天眉乐高速建设情况,对天眉乐科研工作的指导思 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进行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2)根据集团公司需求和项目特点,结合当下市 场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现状,通过深度融合桥梁、道路、建筑、筑机、交通、信息、人文、旅游多个专业领域,涵盖设计、建造、 运营、养护多个阶段,从“绿建智造”、“融合共兴”和“人本服务”三个方面规划天眉乐高速专项科研课题。(3)构建天眉 乐高速公路后评价理论与方法框架,为天眉乐高速公路多维度后评价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梳理研究框架;从技术创新、通行效率 、交通安全等多个维度,研究并构建天眉乐高速公路多维后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及后评估提供理论和应用支 撑。(4)组建科研咨询服务团队,为天眉乐科研规划的编制和立项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天眉乐高速科研工作全过程的推进与落 地。 12.【主持】四川高原山区高速化公路通行效率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立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四川高原山区高速化公路通行效率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32022007 项目周期:2023.09-2024.05 项目摘要:旨在解决四川省高原山区公路高速化改造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4个内容:(1)高原山区双车道公路具备通行 效率提升路段识别体系研究;(2)基于驾驶模拟技术的高原山区双车道公路高速化改造线形优化设计研究;(3)基于安全/效 率的高原山区双车道公路提速方法研究;(4)高原山区双车道公路高速交通安全保障策略研究。 13.【主持】交通基础设施底层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交通基础设施底层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023-A-10 项目周期:2023.01.01-2025.06.30 项目摘要:《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交通要全方位向“数”融合,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公路交通体系呈现立体化、网络化特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作为数字交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仍存在数字化采集标准不统一、多源异构数据不兼容、大场景应用难以支撑等现实问题。该研究针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采集、数据整合及应用过程中的系列问题,全面梳理公路交通数字化发展需求及基础设施数据采集技术现状,分别从路网级、路线级、构件级等多层级空间尺度研究、制定能够支撑公路多元数字化应用的静、动态数据采集技术标准,通过构建多源异构数据空间融合与集成编码方法,设计数据无损转换及空间索引规则,深度挖掘交通基础设施潜在信息,研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层级调度可视化引擎,逐步攻克多元数据不通、深度信息欠缺、大场景交互低效等技术壁垒,实现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化基础性系统的自主研发创新。 二、已结题项目 1.【主持】高风险路段交通安全隐患预警研究 项目来源: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高风险路段交通安全隐患预警研究 项目编号:2017YFC0803906 项目周期:2018—2020 项目摘要:该项目以车辆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环境下的车辆运行状态数据实时传输及存储为前提,依据仿真实验和相关研究获取车 辆运行轨迹数据,并对交通安全风险展开深入研究,确定不同等级的预警指标阈值,构建高风险路段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2.【主持】智慧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数字化顶层设计方案研究 项目来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自然科学类) 项目名称:智慧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数字化顶层设计方案研究 项目编号:300102210205 项目周期:2020.01—2022.12 项目摘要:项目主要针对当前道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应用、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关键技术与 重要环节,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开展基于BIM架构的顶层设计与咨询服务研 究,拟从两个维度开展基于BIM架构的总体咨询顶层设计与服务体系架构探索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全生命周期PaaS 平台与BIM平台总体设计及建设研究;(2)全生命周期智慧工地数字化综合管理云平台;(3)全生命周期BIM模型、编码、数据 标准研究;(4)BIM运维管理平台搭建标准与需求研究;(5)BIM项目咨询保障体系研究。 3.【主持】长大纵坡复杂线型特长隧道运营安全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项目名称:雅安至叶城国家高速公路康定过境段项目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长大纵坡复杂线型特长隧道运营安全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019-ZL-12 项目周期:2021.01—2022.12 项目摘要:雅叶高速公路康定过境段项目建设条件极其困难,面临项目区地震烈度高、路线穿越多条活动断裂区、路线线型极其 复杂的特长隧道群等。因此,项目拟从极高烈度活动断裂区特长曲线隧道抗震综合应对技术研究、高速公路隧道低碱低回弹湿喷 技术、长大纵坡M型特长隧道运营及防灾技术、特长隧道区域交通安全提升技术、高海拔寒区耐候钢焊接关键构造耐腐蚀性能和 腐蚀疲劳性能劣化效应等方面开展研究,解决复杂条件下高速公路建管运养等问题,对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提升运营 服务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4.【主持】区域公路结构群安全监测系统平台的开发 项目来源: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项目名称:公路结构群(长大桥隧、高陡边坡)智能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子课题4-“区域公路结构群安全监测系统平台的开发” 项目编号:20-03K 项目周期:2021.01—2022.12 项目摘要:在公路日常运营中,长大桥梁、高陡边坡组成的结构群尤其是大型、复杂结构群的安全是整个公路运营质量至关重要 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结构群监测对于公路安全运营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相关技术仍存在不系统、不完整,监测手段落后的 问题。针对该现状,本课题融合省厅2020年重点研究方向中的大型复杂结构桥梁监测预警技术和高危边坡监测预警技术两个方向 ,并融合隧道监测的需求,针对公路工程养护需求而提出立项,针对不同类型公路结构的典型病害特征调研,升级各类智能传感 测试技术,融合新一代网络传输技术(5G+物联网+卫星通讯)、计算机信息处理分析技术,建立各类结构的安全评估体系,开发 区域式(升级、集团及线路级)的结构群在线监测预警平台,最终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养护及维修建议。 5.【主持】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群与隧道群叠合工程路线关键技术指标研究与应用 项目来源: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群与隧道群叠合工程路线关键技术指标研究与应用 项目编号:KCJJ2020-24 项目周期:2020.05-2022.03 项目摘要:本研究成果将为城镇化地区高速公路地下互通立交群和隧道群叠合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设计依据;将与城市地下道路工程相关规定组成完整的地下工程规范体系。本项目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创新点: (1)填补高速公路隧道内设置地下互通立交的规范空白,填补城镇化高速公路地下工程相关规定,将与城市地下道路工程相关 规定组成完整的地下工程规范体系;(2)完善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入口与隧道洞口小间距交通安全关键技术指标,弥补规范存 在的不足;(3)地下互通立交与隧道叠合工程路段的实时风险模型的建立为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填补高速公路地下工程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依据;(4)地下互通立交与隧道叠合工程路段的交通特性和管控措施的研究,为运营期间叠合工程路段的行车风 险主动管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6.【主持】顺德区伦桂路工程(林上路-文登路段)潭洲水道隧道路段纵坡专项论证 项目来源: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群与隧道群叠合工程路线关键技术指标研究与应用 项目编号:HT2021210555 项目周期:2021.06-2022.12 项目摘要:纵坡在道路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它与汽车的动力特性、安全行驶有很大关系。潭洲水道隧道下穿佛山市顺 德区潭洲水道,隧道南侧接益丰路,北侧接环镇西路。本项目隧道穿越的区域主要为潭洲水道,存在隧道路段纵坡较大的情况, 本项目结合路段纵坡设计方案,从货车上下坡路段爬坡与制动性能分析出发,利用MOVES的尾气排放模拟仿真、UC-WinRoad的驾 驶模拟和VISSIM的通行能力仿真进行分析和评价,综合考虑规范符合性和各专项仿真模拟对比分析结果,针对项目隧道路段采用 大纵坡的情况给出方案可行性措施和建议。 7.【主持】G76厦蓉高速(纳黔)全线合理限速与交通安全特管路段专项论证研究 项目来源: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名称:G76厦蓉高速(纳黔)全线合理限速与交通安全特管路段专项论证研究 项目编号:HT2021210518 项目周期:2021.06-2022.06 项目摘要:对G76厦蓉高速(纳黔)全线约135km路段合理限速与两段交通安全特管路段进行专项论证,并提交研究报告。报告内 容主要包括:(1)梳理评价路段现状限速标志设置情况,分析现状限速方案设计合理性,针对相关限速标志及安全设施设计的 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2)对纳黔段K1751-K1786(川黔界至纳溪方向)和K1743-K1724 (纳溪至川黔界方向)两段交通安全特管路段进行可行性论证,并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措施。 8.【主持】城市道路立交出入口与隧道小净距路段行车风险评价及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城市道路立交出入口与隧道小净距路段行车风险评价及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HT2020211077 项目周期:2020.12—2022.12 项目摘要:按国家和地方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和要求,以城市道路立交出入口与隧道小净距路段的行车安全风险识别为基础, 首先,基于道路交通流和线形几何参数两方面确定合理的风险评价指标,并选取相关性强的风险影响因素。其次,基于VISSIM仿 真平台和驾驶模拟仿真平台评估立交与隧道净距对道路交通运行效率、安全性的影响;同时开展影响因素指标的单因素分析以确 定关键性影响因素。然后,基于单因素分析结果,分别从交通流方面和道路几何线形方面设计正交试验,数据分析拟合得出综合 风险指数量化评价模型。最后,基于明暗适应安全距离与风险评价模型,结合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设施与速度管控,针对性地提出 隧道与立交小净距路段综合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9.【主持】高速公路复杂路段不良气候条件下行车风险识别方法研究(交通运输部) 项目来源: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主干学科项目) 项目名称:高速公路复杂路段不良气候条件下行车风险识别方法研究 项目编号:2014319812170 项目周期:2014-2016 项目摘要:为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安全运营与管理水平,特别是完善不良天气条件下的安全行车风险分析方法,从高速公路急弯陡 坡路段行车风险致因分析入手,找寻不同线形指标和天气影响条件下发生事故的机理和事故形态的特征,进一步结合车辆仿真技 术对行驶稳定性和驾驶员仿真驾驶模拟技术对驾驶行为进行研究,构建一套既能细致刻画急弯陡坡路段车辆与道路之间受力变化 ,又综合考虑视觉条件对行驶行为影响的高速公路急弯陡坡路段行驶风险多维评价模型,形成高速公路急弯陡坡路段在不良天气 条件下的行驶风险分析方法。依托项目成果,保障山区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与通畅、降低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率和维护公路交通行 业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0.【主持】基于道路表面三维几何特征的路面舒适性评价指标研究 项目来源: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项目) 项目名称:基于道路表面三维几何特征的路面舒适性评价指标研究 项目编号:20120205120013 项目周期:2012-2014 项目摘要:为突破目前道路表面几何特征描述指标过于粗略对相关研究的制约,从道路表面真实形貌测试方法入手,解决三维形 貌指标的高精度数字化问题,进而开展道路表面三维几何特征指标的识别和定量描述方法研究,结合行车舒适性评价的需要,构 建一套既能细致刻画道路表面三维几何特征,又具有良好区分度的定量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道路表面三维几何特征 和不同速度下行车舒适性的测试,分析道路三维几何特征、速度对行车舒适性的综合影响,建立道路表面三维几何特征与路面舒 适性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依托项目成果,将能定量描述能够提供舒适耐久的路面几何特征,对提高路面养护管理水平,延 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1.【主持】团雾条件下交通流运行特征及对交通安全影响机理研究 项目来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项目名称:团雾条件下交通流运行特征及对交通安全影响机理研究 项目编号:2016M590915 项目周期:2016.07-2018.07 12.【主持】基于IHSDM的高速公路立交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项目来源:山西省交通运输厅 项目名称:基于IHSDM的高速公路立交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项目编号:2016-1-11 项目周期:2016.01-2017.12 项目摘要: 本研究方法首次将IHSDM软件最新模块运用到我国高速公路立交的安全性评价中,为我国高速公路立交安全性评价提 供最新方法;基于山西高速公路立交的交通特性,对安全模型修正系数进行标定,与美国同时进行研究,研究与国外接轨,研究 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性;提出适用于高速公路立体交叉的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成果可以推广至其他省份,为其他省份的高速公路 立交安全性评价提供借鉴,提高山西省省院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 13.【主持】车辙三维特征识别方法研究 项目来源:陕西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青年项目) 项目名称:车辙三维特征识别方法研究 项目编号:2012JQ7001 项目周期:2012-2014 项目摘要:近年来,由于交通量的迅速增长,车辆渠道化行驶以及重载、超载问题凸现,路面车辙问题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 而日益突出,路面车辙已经成为影响公路服务质量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高精度3D激光扫描技术实现对沥 青路表车辙特征进行检测,通过对检测数据的除噪、过滤和变异点处理等算法的研究,实现对车辙形态进行识别与提取,其意义 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全天候、自动化、高效率、科学合理且准确的车辙检测与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泰勒多边形、狄诺尼三 角形等构网技术,建立反应真实路表车辙三维形态的高精度细观模型,实现车辙深度、体积、纵横坡度等形态指标的提取,有利 于车辙病害的全面诊断与车辙维修技术的提高,满足了以确保公路基础设施通畅运行为目标和构建我国新一代高性能、高效率公 路维护技术体系的需要,有利于公路项目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 义。 14.【主持】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车辆运行险态智能判别与预警方法 项目来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项目名称: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车辆运行险态智能判别与预警方法 项目编号:310821172002 项目周期:2017.01-2018.12 项目摘要:该项目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施工区行车安全性较差,缺乏有效的安全预警,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从交通 大数据角度结合云模型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施工区行车风险的智能判别和预警,其研究成果可为建立适用于我国高速公路施工区交 通特性的行车险态判别与预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丰富风险预警研究的相关理论。 15.【主持】基于道路表面细观形貌的行驶舒适性评价体系研究 项目来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高新技术项目 项目名称:基于道路表面细观形貌的行驶舒适性评价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2013G2211005 项目周期:2013-2015 项目摘要:为突破目前道路表面几何特征描述指标过于粗略对相关研究的制约,从道路表面真实形貌测试方法入手,解决三维形 貌指标的高精度数字化问题,进而开展道路表面三维几何特征指标的识别和定量描述方法研究,结合行车舒适性评价的需要,构 建一套既能细致刻画道路表面三维几何特征,又具有良好区分度的定量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道路表面三维几何特征 和不同速度下行车舒适性的测试,分析道路三维几何特征、速度对行车舒适性的综合影响,建立道路表面三维几何特征与路面舒 适性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依托项目成果,将能定量描述能够提供舒适耐久的路面几何特征,对提高路面养护管理水平,延 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6.【主持】山区高速公路视距评价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青年项目 项目名称:山区高速公路视距评价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009JC035 项目周期:2009-2011 项目摘要:本项目通过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在进行了相关路段试验的基础上,对驾驶员视野大小与速度控制行为之间的关 系进行了定性研究,利用反映公路空间几何特征的平、纵、横线形技术指标构建了公路三维线形表面模型,结合视距指标,提出 了基于空间微分几何学方法的驾驶员空间视距的计算方法;针对高速公路代表车型——小客车和大型载重车的运行特点,在驾驶 员空间视距计算模型基础上,考虑驾驶员的期望和车辆动力性能方面的要求,建立了考虑空间视距的高速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 并提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针对行车中车速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需求,提出了相邻路段车速差比值、相邻路段车速变化系数、客货 差极差比三个高速公路线形设计一致性评价指标;提出了线形设计一致性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7.【主持】绵广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专项研究 项目来源: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名称:绵广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专项研究 项目编号:220221190065 项目周期:2018.09-2019.09 项目摘要:绵广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分析路段长度64.301公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交通事故特性分析:收集评价路段多年 事故数据,对事故路段交通环境、事故严重程度以及事故时空分布等特性进行多维度分析;(2)道路线形安全性分析:核查评 价路段内道路平纵线形及视距指标情况,针对线形不良路段提出安全改进意见;(3)重点路段分析筛选:采用运行速度预测模 型对评价路段进行运行速度预测,结合事故分布及线形分析结果,筛选宜设置爬坡车道的重点路段;(4)重点路段交通流特性 分析:通过现场试验采集重点路段交通量、车头时距和运行速度等交通流特性,对重点路段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的设置条件进 行论证。 18.【主持】雅西高速运营期安全保障与管理措施评价 项目来源: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雅西高速运营期安全保障与管理措施评价 项目编号:220221190305 项目周期:2019.01-2019.03 项目摘要:实地考察及收集了全线线形信息、路段交通流态势、既有安全保障措施、历年交通事故数据以及区域气候环境条件, 结合雅西高速运营期的基础调研和安全现状分析,对雅西高速道路线形、交通量分布、交通事故状况、安全保障措施布置(限速 及交通安全设施)等多维度分析,明确雅西高速运营期的交通安全现状,分析了全线的合理限速方案,并结合各路段既有交通安 全设施的布设情况,结合不同年份交通事故的变化情况,对各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及评价。 19.【主要参与】珠三角路网密集区互通式立交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应用基础研究主干学科项目) 项目名称:珠三角路网密集区互通式立交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013-02-059 项目周期:2013-2016 项目摘要:由于珠三角地区路网密度大,高速公路与其他路线交织过多,且交织节点间距小,使互通式立交间距不能满足规范中 规定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要求。就目前的互通式设计而言,一般采用复合立交,立交之间设置辅助车道。但是对于这种复合 式立交,车辆在立交间的运行特征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产生的各种影响目前国内研究得不足,尤其是针对珠三角路网密集地 区。研究表明,单一的匝道线形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并不能有效地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如何建立合理的匝道平面与纵断面几何 参数关系模型,从而在根本上确保车辆行驶安全;互通区跨线构造物多,匝道线形指标差,如何分析和评价主线、匝道的视距, 保证行车安全等。这些问题对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安全、运行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本课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既有互通立交 的调查,运用先进的理论,对珠三角地区路网的节点特性、互通立交设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设计者在以 后的互通立交设计中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确保互通立交的安全设计,保证互通式立交梳理和控制车流的功能,为车 流在互通式立交区域内的快速运行提供良好的服务。 20.【主要参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公路布局及其冻土环境耦合作用研究 项目来源: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公路布局及其冻土环境耦合作用研究 项目编号:2014BAG05B01 项目周期:2014-2016 项目摘要:本课题将综合集成多年冻土区勘察和综合物探技术进行冻土勘察,揭示工程走廊范围内多年冻土时空分布规律;阐释 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公路布局及冻土环境效应,评价高速公路建设后青藏工程走廊工程容量的变化及其对冻土与环境的影响,检验 和优化高速公路布局;调查和解剖高原冻土工程走廊已产生的次生冻融灾害,以及各类冻土结构物的工程病害,确定多年冻土地 区青藏高速公路建设模式和建设标准,并进行工程示范,为实现国家高速公路网在多年冻土地区的最后贯通提供技术支撑。 21.【主要参与】特殊环境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 项目来源: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 项目名称:特殊环境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 项目编号:IRT1050 参与时间:2010-2013 项目摘要:创新团队依托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继续以我国公路交通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科技创新支撑行业可持续发 展;保持既有研究特色的创新活力和优势地位,通过学科交叉,进一步强化特色发展;瞄准学科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争取国家 级科研项目和重大研究成果。创新团队将进一步提升中美学术合作交流,大力实施引进与培养并举的人才战略;顺应我国公路交 通事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以重大项目研究为载体,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稳定和加强现有国际交流与合作资源,努力拓展更深 层次的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团队的国际影响力。 22.【主要参与】特定高原气候与复杂道路条件耦合作用下高速公路行车危险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云南省交通运输厅重大科研专项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特定高原气候与复杂道路条件耦合作用下高速公路行车危险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云交科2013(A)04 参与时间:2013-2015 项目摘要:本项目对特定高原气候与复杂道路条件耦合作用下高速公路行车危险路段识别与预警技术研究,以流体力学仿真技术 为基础,对不同降雨强度等级和冰雪等级条件下的路面附着系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基于车辆行驶动力学仿真技术,研究不同 道路线形条件在不同路面附着系数条件下的车辆行驶稳定性指标,并考虑不同能见度条件下的行车安全性,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 合分析方法,建立高速公路行车风险分级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高速公路行车潜在危险路段的定量识别方法,并提供行车危 险路段的风险预警服务,实现预警的及时性、准确性、合理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潜在的行车险情最小化,保障潜在事故路段的 行车通畅,降低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率,保护司乘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维护交通行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优良形象,有利于公路 项目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一. 英文论文 (1)英文SCI [18]【SCI】Zhang H ,Xu X ,Zhang C , et al.Novel method for ecosystem services assessment and analysis of road-effect zon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2024,127104057-. [17]【SCI】Wang B, Wong Y D, Zhang C, et al.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Rainfall on Vehicle Trajectory Patterns and Sideslip Risk: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24, 2024: 3138719. doi: 10.1155/2024/3138719. [16]【SCI】Wang B, Chen T, Zhang C, et al. Toward safer highway work zon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rash risks using improved safety potential field and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024, 194: 107361. [15]【SCI】Bo W,Chi Z,Diew Y W, et al. Comparing Resampling Algorithms and Classifiers for Modeling Traffic Risk Predi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2,19(20). [14]【SCI】Chi Z,Zhongze T,Min Z, et al. Developing a More Reliable Aerial Photography-Based Method for Acquiring Freeway Traffic Data[J]. Remote Sensing,2022,14(9). [13]【SCI】Chi Z,Bo W,Yongchun L, et al. Freeway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Using Virtual Reality: Focus on Compound Curve[J]. Sustainability,2022,14(22). [12]【SCI】Rishuang S,Chi Z,Yujie X, et al.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Crash-Prone Sections of Mountain Highway under Complex Weather Conditions[J]. Sustainability,2022,14(22). [11]【SCI】Hong Z,Min Z,Chi Z, et al. Formulating a GIS-based geometric design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 for Mountain highways[J].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2021,157. [10]【SCI】Yiyang Z,Chi Z,Bo W, et al. The Standardiz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IM Model for Interchanges[J]. Applied Sciences,2022,12(17). [9] 【SCI】Zhang H,Zhang C,Hu T, et al. Exploration of roadway factors and habitat quality using InVEST[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2020,87. [8] 【SCI】Chi Z,Bo W,Shaoxiang Y, et al. The Driving Risk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in Rightward Zone of Expressway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Engineering[J].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2020,2020. [7] 【SCI】Zhang C, Zhang H, Zhao F, et al. Understanding Thermal Impact of Roads on Permafrost Using Normalized Spectral Entropy. Sustainability. 2019; 11(24):7177. https://doi.org/10.3390/su11247177 [6] 【SCI】Chi Z,Hong Z,Min Z, et al. Novel Prediction Method for Highway Distresses in Permafrost Regions Based on Qualitative Reasoning of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rules Cloud Model[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9,2019. [5] 【SCI】Zhang C,Qin J,Zhang M, et al. Practical Road-Resistance Functions for Expressway Work Zones in Occupied Lane Conditions[J]. Sustainability,2019,11(2). [4] 【SCI】Zhang C. Identifying hazardous road sections using a fuzzy expert system[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Transport,2018,173(3). [3] 【SCI】Chi Z,Hong Z,Xiongying M, et al. Driving Risk Assessment in Work Zones Using Cloud Model[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8,2018. [2] 【SCI】Zhang C,Liu S,Ogle J, et al. Micro-simulation of Desired Speed for Temporary Work Zone with a New Calibration Method[J]. Promet (Zagreb),2016,28(1). [1] 【SCI】Wang S,Xiong L,Zhang C, et al. An optimization model of a highway route scheme in permafrost regions[J].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138. (2)英文EI [13]【EI】B. Wang, C. Zhang, M. Zhang, C. Liu, Z. Xie and H. Zhang, Digital Twin Analysis for Driving Risks Based on Virtual Phys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IEEE Journal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vol. 6, pp. 938-942, 2022, doi: 10.1109/JRFID.2022.3203694. [12]【EI】C. Liu, C. Zhang, B. Wang, Z. Tang and Z. Xie, Digital Twin of Highway Entrances and Exits: A Traffic Risk Identification Method, in IEEE Journal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vol. 6, pp. 934-937, 2022, doi: 10.1109/JRFID.2022.3213421. [11]【EI】Zhang C,Gong Q,Liu Y, et al.Computing a ground appropriateness index for route selection in permafrost regions[J].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2017,4(05):436-450. [10]【EI】XU Min, HUANG Xing, ZHANG Chi, SHAO Dong-jian. Application of Fuzzy Synthesis Evaluation to Driving Safety Analysis of Sharp Curves on Mountain Expressways (FULL TEXT IN ENGLISH)[J].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2016, 29(6): 186-197. [9] 【EI】Xu M, Huang X, Zhang C, et al. Application of fuzzy synthesis evaluation to driving safety analysis of sharp curves on mountain expressways[J].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2016, 29(6): 186-197. [8] 【EI】Guo X, Zhou B, Zhang C. Analysis of rutting index for pavement maintenance based on driving safety on surface gathered water consideration[M]//CICTP 2014: Safe, Smart, and Sustainable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14: 909-918. [7] 【EI】Yan J,Zhang C,Ding H M, et al. An Evaluation of Highway Work Zone Impact Factors on Driving Safety Using Complicated Indexes Based on Traffic Simulation System[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2478(723-723). [6] 【EI】Cui B, Tsai Y, Zhang C, et al. The Study on the Relasiondhip of Low Severity Pavement Rutting and Accident Rate[C]//Proceedings of the 2012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 Automation & Control Engineering, IEEE Computer Society, Washington DC, USA. 2012. [5] 【EI】Wang D, Tsai Y, Zhang C, et al. An Organization Method Research of Simulation-Based Dynamic of Urban Traffic Circle[C]//Proceedings of the 2012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 Auto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2012: 2655-2658. [4] 【EI】Wang W, Tsai Y, Zhi X, Zhang C. Idea point method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of pavement maintenance treatments[M]//ICCTP 2011: Towards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11: 3676-3684. [3] 【EI】Zhang C,Yang W S,Zhang M. Application of Inverted Function to Alignment Optimization Design of Interchange Ramp[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1,1448(97-98). [2] 【EI】Zhang C, Yang W S, Zhang M.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Expressway Alignment Consistency Considering Visual Information[M]//ICCTP 2011: Towards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11: 2041-2052. [1] 【EI】Zhang C,Yang W S,Zhang M. Calculating Method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Highway 3D Available Sight Distance[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1,1448(97-98). 二. 中文论文 (1)中文EI [21]【EI】张驰,翟艺阳,王韩等.基于ETC数据的山区高速公路客货车行驶速度特征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3,36(11):441-455.DOI:10.19721/j.cnki.1001-7372.2023.11.024. [20]【EI】王博,张驰,任士鹏等.基于速度风险势场的高速公路行车风险甄别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23,57(05):997-1008. [19]【EI】张驰,向宇杰,林宣财等.考虑坡面排水的公路超高缓和段坡度组合设计[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19(08):2278-2286.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10985. [18]【EI】陈荔,张驰,王博等.隧道与互通出口小净距路段换道可靠性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2,35(09):51-65.DOI:10.19721/j.cnki.1001-7372.2022.09.005. [17]【EI】张驰,任士鹏,王博等.长大下坡路段货车运行速度特性及预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0(03):38-49. [16]【EI】张驰,胡涛,侯宇迪等.基于制动毂温升的连续下坡货车事故风险评价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11):19-29. [15]【EI】张驰,胡涛,林宣财等.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大型货车专用缓速车道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04):104-113. [14]【EI】张驰,侯宇迪,秦际涵等.基于制动毂温升的连续下坡安全设计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10):139-150. [13]【EI】张驰,张宏,齐晨等.互通式立交出口匝道分流鼻端平纵组合指标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09):99-108. [12]【EI】张驰,闫晓敏,李小伟等.互通式立交单车道出口小客车运行速度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17,30(06):279-286.DOI:10.19721/j.cnki.1001-7372.2017.06.011. [11]【EI】张驰,杨坤,汪双杰等.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智能选线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6,16(04):14-25.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16.04.002. [10]【EI】汪双杰,熊丽,张驰等.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模糊专家预测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6,16(04):112-121.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16.04.012. [9] 【EI】汪双杰,闫晓敏,张驰等.多年冻土区公路路线选择分层目标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6,16(04):1-13.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16.04.001. [8] 【EI】汪双杰,张驰,金龙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山区危险性急弯路段辅助决策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5,28(12):120-127.DOI:10.19721/j.cnki.1001-7372.2015.12.017. [7] 【EI】张驰,孟良,汪双杰等.高速公路曲线路段小客车制动行为侧滑风险仿真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5,28(12):134-142.DOI:10.19721/j.cnki.1001-7372.2015.12.019. [6] 【EI】张驰,王雪,崔卜心等.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布设方式仿真模拟[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04):25-30.DOI:10.19721/j.cnki.1671-8879.2014.04.005. [5] 【EI】张驰,杨少伟,于会江等.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过渡段的合理长度[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03):17-23.DOI:10.19721/j.cnki.1671-8879.2012.03.004. [4] 【EI】张驰,杨少伟,潘兵宏等.交通仿真中驾驶人空间视野感知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10(04):115-120.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10.04.019. [3] 【EI】杨少伟,王海君,张驰等.可能速度与交通事故的关系[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04):34-38.DOI:10.19721/j.cnki.1671-8879.2009.04.008. [2] 【EI】庄传仪,赵一飞,潘兵宏等.公路纵坡设计关键参数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9,22(04):39-44.DOI:10.19721/j.cnki.1001-7372.2009.04.007. [1] 【EI】杨少伟,张驰,王海君等.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可能速度预测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36-39.DOI:10.19721/j.cnki.1671-8879.2008.02.009. (2)中文核心 [31]张驰,王韩,富志鹏等.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缓坡设计指标[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4(01):1-12.DOI:10.19721/j.cnki.1671-8879.2024.01.001. [30]张驰,向宇杰,兰富安等.基于合成坡度的连续下坡路段货车行车风险评价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23,40(10):51-61. [29]张驰,刘锴,王世法等.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出入口安全性研究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23,41(02):1-17. [28]张驰,周郁茗,张昆仑等.暴雨条件下高速公路超高缓和段积水深度分布模型构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2(06):32-39. [27]袁飞云,张黎明,王韩等.基于制动鼓温升的连续下坡超长隧道路段纵坡可靠度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22,39(12):179-187. [26]杨雅钧,张驰,唐翔等.高速公路限速策略优化方法与评价模型[J].交通信息与安全,2022,40(06):33-44. [25]张驰,周郁茗,张敏等.交通事故导致的高速公路拥堵状态判别方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2023,41(01):23-33. [24]邹海云,刘锴,张驰等.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货车追尾风险评价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22,39(12):188-195+238. [23]张驰,王博,陈星光等.基于风险场的高速公路高风险区域甄别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3,33(05):144-151.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3.05.1068. [22]张驰,王博,杨坤等.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出入口小净距路段行车风险评价方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3,23(06):1739-1751.DOI:10.13637/j.issn.1009-6094.2021.1925. [21]张驰,胡瑞来,向德龙等.高速公路上坡路段6轴铰接列车运行速度预测模型[J].交通信息与安全,2022,40(04):128-137. [20]张驰,魏东东,兰富安等.基于驾驶模拟技术的道路行车安全性研究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22,40(04):1-12+25. [19]张敏,宋潮安,张驰等.山区高速公路桥隧道段事故预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2,22(06):3208-3216.DOI:10.13637/j.issn.1009-6094.2021.1521. [18]张驰,李永春,吴斌等.高速公路多心卵形曲线路段行车风险分析[J].公路,2022,67(03):1-10. [17]张驰,杨绍祥,冯逸伟等.基于风险更新理论的高速公路动态风险判别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04):115-126.DOI:10.19721/j.cnki.1671-8879.2021.04.011. [16]张驰,罗昱伟,白浩晨等.多车道匝道视距评价与优化方法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37(06):32-39+78. [15]张驰,侯宇迪,杨坤等.公路长大下坡路段货车制动毂温升模型研究综述[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03):96-107.DOI:10.19721/j.cnki.1671-8879.2019.03.011. [14]张驰,王博,贺九平等.基于行车动力学的高速公路积水路段行车风险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37(05):9-17. [13]张驰,贺亚龙,黄星等.雾天不同能见度条件下高速公路限速建议值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8,36(05):25-33. [12]张驰,张宏,闫晓敏等.复杂长大陡坡路段避险车道安全评价模型[J].公路,2018,63(04):159-168. [11]张驰,王世伟,黄星等.基于多因素的道路线形拟合方法综合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17,34(01):54-60. [10]张驰,齐晨,华贵龙等.大货车立交出口路段行车风险仿真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13(12):2522-2532.DOI:10.19713/j.cnki.43-1423/u.2016.12.030. [9] 张驰,闫晓敏,华贵龙等.考虑可视路表面积的小客车运行速度预测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03):72-80.DOI:10.19721/j.cnki.1671-8879.2016.03.011. [8] 张驰,邵东建,张敏.基于小客车侧滑微观仿真曲线路段行车风险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15,27(07):1609-1616+1627.DOI:10.16182/j.cnki.joss.2015.07.027. [7] 张驰,华贵龙,张敏.考虑大货车横向稳定性的平曲线设计控制指标[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03):36-41. [6] 张驰,周博闻,于会江.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病害修补技术评价[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6(01):64-70.DOI:10.15986/j.1006-7930.2014.01.012. [5] 张驰,郭鑫鑫,崔卜心.不均匀积水条件对路面行车安全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4,31(10):104-111. [4] 张驰,周博闻.基于改进层次模糊法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技术评价[J].中国科技论文,2013,8(05):430-434. [3] 张驰,杨少伟,潘兵宏等.基于空间有效视野的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10,27(09):132-137. [2] 张驰,杨少伟,赵一飞等.公路三维视距的检验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03):54-57.DOI:10.19721/j.cnki.1671-8879.2009.03.012. [1] 张驰,潘兵宏,杨少伟.S形曲线超高过渡段超高值计算模型[J].交通科技,2005(05):5-7. 著作: 1. 主编《道路勘测设计》(第6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23 2. 主编《公路BIM及设计案例》,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3. 主编《公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实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科技成果一. 发明专利 16.张驰,王博,叶茂杰,刘昌赫,一种基于气象响应度的高速公路高风险路段鉴别方法,ZL 2022 1 0374843.2,2024-03-19 15.张驰,王博,向德龙等,一种可缓冲撞击的桥梁防撞防坠车装置,发明专利,ZL 2019 1 00275331.1,2024-04-26 14. 张驰,向德龙,李枭等,一种桥墩主动防撞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发明专利,ZL 2019 1 0032840.9,2024-02-13. 13. 张敏,张驰,向德龙等,一种高速公路螺旋隧道圆曲线半径推荐值的计算方法,发明专利,ZL 2019 1 1385194.0,2024-02-06. 12. 张宏,翟艺阳,张驰等,一种基于ArcGIS的路段行车险态评价方法,发明专利,ZL 2019 1 1173890.5,2023-10-13. 11. 张驰,周郁茗,张宏等. 一种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货车专用缓速车道,发明专利,ZL2019 1 1316405.8,2021-12-14 10. 张驰,白杰,王博等. 一种山区高速公路平纵组合安全水平的评价方法,发明专利,ZL2017 1 1385128.4,2021-12-14 9. 张敏,张驰,张宏等. 一种高速公路堵塞的预警方法,发明专利,ZL 2020 1 0238345.6,2021-07-23 8. 张驰,张宏,秦际涵等.基于制动作用指数的连续长下坡路段线形质量评价方法,发明专利,ZL 2017 1 1411814.4,2020-12-01 7. 张驰.祝文君,秦际涵等.一种基于归一化谱熵的冻土地温热影响测定方法,发明专利,ZL 2018 1 0254718.1,2020-10-09 6.张驰,翟艺阳,张昆仑等,一种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积水深度分布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发明专利,ZL 2019 11368839.X,2024-02-27. 5. 张驰.刘园园.齐晨等.一种半挂车弯道超车风险分析方法,发明专利,ZL 2016 1 0872426.5,2019-06-04 4. 张驰,张宏,刘时雨等.基于云模型的施工路段行车险态评价方法,发明专利,ZL 2016 1 1220558.6,2019-02-05 3. 张驰,高天智,魏瑞等.一种高速公路小客车运行速度预测方法,发明专利,ZL 2015 1 0726882.4,2018-06-01 2. 汪双杰,张驰,杨坤等.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三维导向线选定方法,发明专利,ZL 2016 1 0222635.5,2017-10-27 1. 张驰,郭鑫鑫,燕姣等.一种雨天路面上水流流速和深度检测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ZL 2013 1 0591225.4,2015-10-21 二. 实用新型 26. 张驰,闫晓敏,燕丽.一种高速公路的立交出口主动诱导装置,实用新型,ZL 2015 2 0945435.3,2016-04-13 25. 张驰,熊丽,王世伟.一种货车侧翻预警系统,实用新型,ZL 2015 2 0849917.9,2016-04-20 24. 张驰,马向南,王世伟.一种入口匝道反馈高速公路主线车辆位置的预警装置,实用新型,ZL 2015 2 0804720.3,2016-04-20 23. 邵东建,张驰,孟良. 一种夜间山区公路回头曲线处会车提示装置,实用新型,ZL 2014 2 0753758.8,2015-06-03 22. 张驰,孟良,马向南. 一种可变换外形的减速带,实用新型,ZL 2014 2 0785046.4,2015-05-27 21. 华贵龙,张驰,马向南.一种可变换道路黄色实线系统,实用新型,ZL 2014 2 0770728.8,2015-04-22 20. 张驰,刘时雨,杨琼. 一种基于边缘率视知觉智能控速装置,实用新型,ZL 2014 2 0198459.2,2014-10-15 19. 张驰,王国晗,刘时雨.一种交叉口信号灯自动控制装置,实用新型,ZL 2014 2 0201338.9,2014-10-15 18. 张驰,杨琼,刘时雨.一种驾驶疲劳提醒设备,实用新型,ZL 2014 2 0201337.4,2014-09-24 17. 张驰,华贵龙,邵东建. 一种驾驶员路面视野面积测量仪,实用新型,ZL 2014 2 0198453.5,2014-09-03 16. 张驰,邵东建,华贵龙. 一种高速公路行车冰雪打滑及能见度降低行为预警机,实用新型,ZL 2014 2 0164523.5,2014-09-03 15. 张驰,杨琼,邵东建.一种车辆行驶轨迹调查仪,实用新型,ZL 2013 2 0717875.4,2014-05-21 14. 张驰,李甜甜,王雪. 一种路面坑槽面积测量仪,实用新型,ZL 2013 2 0230434.1,2014-01-29 13. 张驰,丁梦华,华贵龙.一种道路合成坡度测量仪,实用新型,ZL 2013 2 0247220.5,2013-10-09 12. 张驰,周博闻,邵东建. 一种车辆制动系统温度探测提醒装置,实用新型,ZL 2013 2 0233768.4,2013-10-09 11. 张驰,王雪,李甜甜.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测量仪,实用新型,ZL 2013 2 0229887.2, 2013-09-18 10. 张驰,周博闻,王雪. 一种侧挂式压路机,实用新型,ZL 2013 2 0021267,2013-06-26 9. 张驰,郭鑫鑫,崔卜心. 一种汽车防撞钢梁探伤仪,实用新型,ZL 2012 2 0346314.3,2013-01-09 8. 张驰,丁梦华,崔卜心. 一种立体停车库钢桁架探伤仪,实用新型,ZL 2012 2 0346351.4,2013-01-09 7. 张驰,周博闻 ,王迪. 一种钢质道路防撞护栏探伤仪,实用新型,ZL 2012 2 0346312.4,2013-01-09 6. 张驰,燕姣,王迪.一种钢轨探伤仪,实用新型,ZL 2012 2 0347490.9,2013-01-09 5. 张驰,刘时雨,允迪. 一种汽车抛锚路段用主动安全预警装置,实用新型,ZL 2012 2 0076549.5,2012-10-17 4. 张驰,崔卜心,黄冰媛. 一种路面车辙检测仪,实用新型,ZL 2012 2 0076547.6, 2012-10-10 3. 张驰,徐洋,张泉. 一种堵车预警装置,实用新型,ZL 2012 2 0076611.0, 2012-09-19 2. 张驰,黄冰娥,张泉.车辆无线感应及控制系统,实用新型,ZL 2011 2 0134541.5, 2011-11-30 1. 张驰,黄冰媛,张泉. 用于施工路段的车辆红外感应预警系统,实用新型,ZL 2010 2 0654000.0,2011-06-15 三. 软件著作权 43. 一种综合运力信息智能匹配与动态优化配置系统.长安大学. 软件著作权.2023-04-07. 42. 一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识别视距验算软件.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23-04-18. 41. 出口匝道运行速度过渡段曲率半径计算软件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22-06-08. 40. 高速公路三心卵形曲线路段行车风险分析软件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22-06-08. 39. 高速公路车辆与车道线距离及断面车速提取软件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22-04-02. 38. 高速公路事故时间分布统计软件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22-10-11. 37. 高速公路事故路段指标分析系统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22-10-11. 36. 高速公路气象事件响应度分析系统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22-10-11. 35. 一种城市道路门架数据处理软件V1.0.长安大学. 软件著作权.2022-05-31. 34. 一种公路桩号附属信息提取软件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21-08-11. 33. 一种高速公路线形数据提取软件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21-08-11. 32. 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计算软件V1.0.长安大学. 软件著作权.2021-08-11. 31. 一种高速公路路侧净区宽度计算软件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21-08-12. 30. 一种出租车GPS数据处理软件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21-08-11. 29. 一种道路stroke构建软件V1.0. 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9-05-24 28. 一种高速公路小客车视距检查软件V1.0. 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9-05-16 27. 连续下坡路段制动鼓温度预测软件. 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8-05-29 26. 高速公路紧急事件响应分级评价与统计分析系统V1.0. 长安大学. 软件著作权.2018-03-05 25. 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质量评价软件. 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 2018-02-23 24. 一种高速公路事故数据分析软件. 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8-01-29 23. 立交区域事故单元划分软件. 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 2018-01-04 22. 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山区高速公路平曲线危险度识别软件.长安大学 .软件著作权.2017-07-10 21.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铁路曲线整正软件. 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7-06-29 20. 一种车辆轨迹追踪软件. 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7-06-15 19. 泰森多边形生成软件. 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7-06-15 18. 路线方案安全风险评价软件. 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7-06-06 17. 基于云模型的交通数据智能挖掘系统.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7-05-25 16. 一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测软件. 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7-05-22 15. 制动初速度与避撞安全距离计算软件.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7-05-16 14. 灰色事故率预测软件.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7-05-16 13. 多年冻土区工程困难度分析软件.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7-04-24 12. 公路不良气候条件下危险路段识别软件.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6-08-10 11. 冻土地区公路工程地理环境属性获取系统. 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6-04-01 10. 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提取与分析软件.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6-06-15 9. 多普勒链式雷达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6-04-08 8. 一种路线参数检查软件.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6-03-07 7. 基于遗传算法的道路路线生成软件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6-02-03 6. 降雨超速情况下曲线路段行车风险分析软件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5-08-14 5. 驾驶员路面视野面积提取与分析软件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5-06-02 4. 旧桥评估管理系统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1-09-29 3. 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数据分析系统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11-08-06 2. 小城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V1.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09-10-31 1. 公路视距评价分析系统软件V2.0.长安大学.软件著作权.2009-10-23 荣誉奖励1.科技奖励 (1)2024年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2023年获得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 (3)2023年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4)2022年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2021年获得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二等奖 (6)2021年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7)2021年获得中国发明协会二等奖 (8)2020年获得中国公路学会交通BIM创新一等奖 (9)2020年首届“物联杯”IOT+BIM设计运维大赛综合市政类二等奖 (10)2019年获“星光杯”BIM设计挑战赛一等奖 (11)2019年获第二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优秀奖 (12)2019年获中国公路学会交通BIM创新二等奖 (13)2017年获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14)2015年获许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 教学奖励 (1)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2024年 (2)国家一流本科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负责人,2023年 (3)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3年 (4)第八届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奖,2022年 (5)“面向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的公路交通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 (6)“面向行业与国家战略需求的交通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8年 (7)“交通基础建设类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模式与实践”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 (8)《公路BIM及设计案例》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2021年 (9)2021年中国公路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2021年 (10)陕西省微课竞赛二等奖,2017年 (11)陕西省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2016年 (12)“虚拟仿真技术支持下的公路交通类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获长安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 3. 指导学生获奖 (27)《东坡崇礼交旅融合互通立交创新项目》获“交通杯”全国大学生仿真大赛特等奖,2024年。 (26)《溯红色革命根脉 葆高原天路通途调研》获长安大学2023年“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一等奖,2023年。 (25)《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口路段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研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2023年。 (24)《灾害背景下应急运力信息智能匹配与动态优化系统》获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陕西赛区竞赛暨第一届陕西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2023年。 (23)《数字孪生技术助力南湛高速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获第五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银奖,2022年。 (22)《“畅达智安”一高速公路交通风险智慧研判管控系统》获“天工杯”数字交通及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大赛金奖,2022年。 (21)《长大纵坡云端BIM智慧营运安全管理平台》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21年。 (20)《高速公路交通风险智慧研判管控系统》获“智联有道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二等奖,2021年。 (18)《基于速度势场理论的高速公路行车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获2021WTC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优秀论文,2021年。 (18)《基于制动鼓温升的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设计优化方法研究》获2021年中国公路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 (17)“3M—交运杯”长安大学第一届交通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一项,优秀奖两项,2021年。 (16)《畅达智安—全时段交通安全引领者》获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铜奖,2020年。 (15)《BIM智能交通安全管理云平台》获长安大学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金奖(主赛道),2020年。 (14)长安大学第七届研究生“通大杯”专利创造与发明大赛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2020年。 (13)《基于云端BIM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获长安大学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主赛道),2020年。 (12)《“畅达智安”云端BIM智慧交通安全管理平台》获“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20年。 (11)《基于行车动力学的高速公路积水路段行车风险分析》获《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2019年。 (10)《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货车专用缓速车道研究》获2019WTC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优秀论文,2019年。 (9)Bentley Institute 星光杯大赛一等奖,2019年。 (8)《互联网+新型交叉口LED交通信号灯》长安大学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主赛铜奖,2019年。 (7)《2050某天》2050我心目中的交通强国视频类作品创意作品征集和展示活动优秀作品奖,2018年。 (6)《单兵移动便携监控设备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获长安大学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主赛铜奖,2018年。 (5)《基于主动安全防控的全天候智能交通安全设施系统研发》获长安大学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主赛铜奖,2018年。 (4)《道路减速测速一体化安全控制系统》长安大学第十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7年。 (3)《道路施工路段速度控制与安全信息反馈平台》获长安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16年。 (2)《西安飞骋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获长安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012年。 (1)《基于主动安全的便携式车辆感应系统》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2011年。 工作经历2006.07-至今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留校任教 2008.07-2009.07 借调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基金处 2014.01-2015.01 美国克莱姆森大学访问学者 2015.01-2017.09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2016.08-2020.04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交通与总体工程所副所长 2019.11-至今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 2019.12-至今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博士生导师 2020.04-至今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道路总体与智能工程系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