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牛艳伟,男,工学博士,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桥梁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国际学生博士生导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极端环境桥梁监测与防护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承担大型桥梁工程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5项,主译欧洲规范1部,参编桥梁施工教材1部,主编地方标准2部。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社会职务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 国际桥梁与维护安全协会IABMAS会员,注册桥梁检测工程师。Measurement,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Journal of Applied Fluid Mechanics,华中科技大学学报,长安大学学报,兰州交通大学学报,Recent Advances in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等期刊审稿人,《长安大学学报》青年编委,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 极端环境桥梁监测与防护技术: 1、极端荷载:水荷载,OpenFOAM仿真 2、监测检测:非接触测量,冲刷声呐,毫米波雷达 3、新型材料:纤维增强材料,组合结构桥梁,桥梁时效性 招生要求 对桥梁结构分析、监测及性能提升具有一定兴趣。 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培养理念 学术类硕士:掌握所在研究方向的科学原理,针对桥梁新课题能够分析原因和机理,提出解决方案并检验。 专业类硕士:熟练掌握一种研究方法与试验技术,具备大型复杂桥梁结构的分析、测试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博士:具备一定创新能力,针对具体课题,通过研究能够发现并解决科学技术问题。 开授课程本科生:桥梁工程(双语),专业外语,桥梁养护与加固 研究生:桥梁振动与稳定,桥梁可靠度,桥梁工程发展趋势 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承担大型桥梁工程科研项目20余项。 论文在《同济大学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学报》、《中国公路学报》、《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等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 主译欧洲规范1部;参编桥梁施工教材1部;主编地方标准2部。 授权桥梁监测检测装备、桥梁加固等方向的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5项。 科技成果【NEW】王辉、陈恒、晨阳、洪烨参加第五届桥梁结构防震减灾与工程创新国际会议(ICEISMB2022),分别汇报了钢混组合桥梁横向受力、新型横隔板构造、节点连接以及内倾桥塔监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Congrats, 晨阳、洪烨获优秀报告人奖! 【NEW】笑艳参加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023),汇报了超长无缝弯桥温度效应研究成果。Congrats! 【NEW】王辉、笑艳、超群、世琪、国龙、春睿、浩锋参加第2届近海深水桥隧工程设计与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ODBTE2023),汇报了徐变柱滞回性能、深水桥墩冲刷、宽幅梁桥转体等研究成果。Congrats!笑艳、国龙获优秀海报二等奖! 【NEW】王辉、笑艳、超群、世琪、国龙、春睿、浩锋、张旋、荣波、子敬参加第六届桥梁结构防震减灾与工程创新国际会议(ICEISMB2023),汇报了组合梁徐变、独塔斜拉桥抗震、塔梁结合段试验、拱桥悬浇施工等研究成果。Congrats!超群获优秀口头报告奖! 【NEW】Congrats!《铁甲卫士--桥梁施工助力外骨骼》作者:王一沛,李思成,董伊琳,李苏翰,张鹏伟。指导老师:牛艳伟。获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陕西赛区竞赛、西部高校邀请赛暨大学生未来交通科技大赛决赛三等奖。 【NEW】王辉、笑艳、超群、世琪、国龙赴香港参加第二届未来海上人居工程发展技术研讨会。 【NEW】王辉、超群、世琪、国龙、张敏、甄昊参加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024)作科研进展汇报。 【NEW】课题组桥梁毫米波雷达监测技术入选交通部公路监测预警应用示范典型案例。 【NEW】课题组桥梁水下监测检测技术入选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赋能防灾减灾项目。
荣誉奖励长安大学优秀党员,2023.6 长安大学工会活动积极分子,2022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项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项 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日本JASSO奖学金 工作经历2011-2016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讲师 2016至今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副教授 2019-2020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 桥梁系一工会组长、支委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