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长期致力于绿色智能道路新材料与新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入选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英才、长安大学青年长安学者,为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的骨干成员(排名2);担任国际稀浆罩面协会(ISSA)、新加坡维泽专家库材料科学专家委员会等委员,以及Journal of Road Engineering、Sustainability等多个期刊(青年)编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与面上项目等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3、4)、二等奖1项(排名4)、三等奖4项(排名1、3、4、4),参与制定2部中国公路学会团体标准和4部省级地方标准;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2篇ESI高被引、1篇入选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转化应用15项、产业化2项(经济效益1700余万);获软件著作权4件,其中2件支撑虚拟仿真试验课程建设。 社会职务研究领域1、沥青路面多尺度衰变机制及延寿技术 2、工业固废在道路工程中分梯级高品质再生利用 3、沥青路面服役状态智能感知与损伤自愈合 开授课程本科生课程:《路基路面工程》 研究生课程:《道路智能建造与检测》、《路面养护管理决策系统》 科研项目
论文
著作: 《公路养护决策与支持系统》,主编 《路基设计原理》,参编 《路面设计原理》,参编 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获奖: [1]2020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抗裂耐久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 [2]2018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重交通沥青路面耐久性结构与VVTM材料设计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3]201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垂直振动法二灰稳定碎石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4]2021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路面内部损伤智能感知理论与诊断方法; [5]2019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基于振动压实试验法水泥稳定破碎砾石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6]2019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重交通沥青路面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技术; [7]2022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裂缝自愈性微胶囊沥青混合料开发及应用研究 [8]2021年,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亚热带生态敏感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绿色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9]2020年,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重交通沥青混合料VVTM方法、设计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授权发明专利: [1]2012年,橡胶沥青反应签,ZL201010204904.8 [2]2014年,沥青试验模具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ZL201210488712.3 [3]2015年,硅藻土复配SBS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ZL201310033903.5 [4]2016年,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溶胀直径均值的测试方法,ZL201310551654.9 [5]2017年,一种测试沥青混合料微裂缝自愈效果的试验装置及方法,ZL201610480299.4 [6]2017年,一种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设计方法,ZL201410625633.1 [7]2017年,一种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层的设计方法,,ZL201410624810.4 [8]2018年,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的评价方法,ZL201610858670.6 [9]2018年,与结构一体化的水泥稳定破碎砾石基层或底基层设计方法,ZL201710033473.5 [10]2018年,一种压电式沥青路面电能收集装置及其收集方法,ZL201610871941.1 [11]2018年,一种可收集压电能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及其制备方法,ZL201710033479.2 [12]2018年,自供电式沥青路内部裂缝监测与定位系统与方法,ZL201810075624.8 [13]2019年,一种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ZL201710118546.0 [14]2020年,一种阻热净味温拌多功能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XL201810597285.X [15]2020年,水泥路面内部裂缝无线监测系统及裂缝宽度、位置确定方法,ZL201910057186.7 [16]2020年,水泥路面内部裂缝监测系统及裂缝宽度、位置确定方法,ZL201910057720.4 [17]2020年,沥青路面内部裂缝监测系统及裂缝宽度、位置确定方法,ZL201910057644.7 [18]2020年,半刚性基层内部裂缝监测系统及裂缝宽度、位置确定方法,ZL201910057733.1 [19]2022年,一种最大粒径大于40mm的土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确定方法,ZL201811229773.1 [20]2022年,一种用于固化磷石膏路基填料的固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ZL202111581508.1 [21]2022年,一种环保型路用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地沟油的应用,ZL202011015509.5 [22]2022年,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渗透性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ZL202011017887.7 指导学生竞赛获奖: [1]2017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之紫光杯·中国大学交通运输创客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2]2018年,“建行杯”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铜奖; [3]2019年,第五届“建行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银奖; [4]2020年,“建行杯”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银奖; [5]2021年,“建行杯”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银奖; [6]2022年,“cleer”杯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荣誉奖励[1]2021年,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英才 [2]2022年,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 [3]2018年,长安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4]2022年,长安大学优秀教师 [5]2022年,长安大学招生工作先进工作者 [6]2022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工作经历2011/07-2014/10,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讲师; 2013/12-2015/12,长安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站,博士后经历; 2014/11-2020/12,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副教授; 2021/01-至今,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道路系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