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勋 教授

公路学院

头像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西安公路学院

邮件: chenjx1969@163.com

电话: 029-82334822

出生年月:

办公地点:

个人资料

  • 学院: 公路学院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教授
  • 学位: 博士
  • 学历: 研究生
  • 毕业院校: 西安公路学院
  • 联系电话: 029-82334822
  • 电子邮箱: chenjx1969@163.com
  • 通讯地址: 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330信箱
  • 邮编: 710064
  • 传真:
  • 办公地址:
  • 教育经历:

    1988-1992   西安公路学院本科/学士

    2002-2004   长安大学研究生/硕士

    2005-2011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博士

个人简介

        长安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首届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致力于隧道及地下工程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和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5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3项。发表论文180篇,其中SCI收录85篇,EI收录100篇;主编出版专著教材5部,编制标准规范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社会职务

社会兼职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学部委员会副主席兼隧道工程学部主席

    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公路学会工程地质与岩土分会副理事长

    中欧建筑技术交流与合作协会副理事长

    陕西省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理事长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


期刊任职

    《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副主编

    《交通运输研究副主编

    《中国公路学报编委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委

    《隧道建设(中英文)编委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编委


期刊审稿人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等

研究领域

1. 黄土隧道支护理论与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黄土隧道锚杆作用机理

----公路黄土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黄土隧道施工技术


2. 寒区隧道冻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隧道温度场时空变化规律

----隧道冻害行为与冻胀致灾机理

----隧道冻害防控方法


3.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灾变机理与防控方法

----隧道大变形时空演化规律

----隧道大变形突变机制与致灾机理

----隧道大变形防控理论与方法


4.大跨度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控制与设计施工技术

----大跨度公路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

----大跨度公路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大跨度公路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力学分析方法


5.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理论与方法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性与排放清单模型

----公路隧道污染物时空分布与扩散机理

----公路隧道通风控制标准与设计方法


开授课程

担任主讲课程:

     本科生:隧道施工

     硕士研究生:长大隧道施工技术

     博士研究生:现代隧道工程理论


负责指导实践课程:

      隧道工程认知实习

      隧道施工生产实习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隧道工程)毕业设计


科研项目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9-2023)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灾变机理及预测评价与控制方法 302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023-2026)寒区铁路隧道冻害形成机理及预测评价与防治方法 241万元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9-2022)道路基础设施服役期间灾变衍化预测及智能仿真理论与方法 306万元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2016)软弱围岩隧道锁脚锚杆(管)支护机理与力学特性研究 80万元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2013)寒区隧道喷射混凝土冻融损伤机理及抗冻性的研究 40万元

[6]科技部973计划子题 (2013-2017)深长隧道突水突泥灾变演化与失稳机理 113万元

[7]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 (2019-2021) 黄土地区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制订 90万元

[8]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系统性重大项目(2018-2019)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建设方案深化研究 20万元

[9]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4-2017)公路隧道建养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 100万元

[10]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 (2020-2022)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安全智慧监测技术研究 156.35万元

[11]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 (2009-2012) 钢架喷网锁脚锚杆组合支护结构在黄土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120万元

[13]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2017-2022)木寨岭公路隧道初衬失稳破坏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230万元

[13]中交一公局科研项目(2022-2024)天山胜利隧道施工通风关键技术研究 95万元

[14]中交一公局科研项目(2022-2024)天山胜利隧道施工降尘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80万元

[15]中交一公局科研项目(2022-2024)天山胜利隧道大直径竖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95万元

[16]中交一公局科研项目(2022-2024)天山胜利隧道TBM法+钻爆法快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90万元

[17]中交三公局科研项目(2017-2022)超大跨度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综合技术研究 300万元

[18]山东路桥科研项目 (2016-2018)扁平超大跨度小间距公路隧道穿越洞口残积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145万元

论文

发表论文180篇,其中SCI收录85篇,EI收录100篇。

代表性论文:

[1] Chen Jianxun, Liu Weiwei, Chen Lijun, et al. Failure Mechanisms and Modes of Tunnels in Monoclinic and Soft-Hard Interbedded Rocks: A Case Study [J].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20, 24(4): 1357-1373.

[2] Chen Jianxun, Luo Yanbin, Li Yao, et al. The change of rock mass pressure of Lianchengshan tunnel [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20, 79(9):192.

[3] Chen Jianxun, Luo Yanbin, Li Yao, et al. Variation of Rock Mass Pressure during Tunnel Construction in Phyllite Stratum [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20: 3918787. 

[4] Chen Jianxun, Xu Zilong, Luo Yanbin,,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Upper-Bench CD Method in Super Large-Span and Shallow Tunnel: A Case Study of Letuan Tunnel [J].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20: 8826232.

[5] Chen Jianxun, Wang Qingsong, Guo Jiaqi,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cousti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Limestone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J].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 2404256. 

[6] Yanbin Luo, Jianxun Chen, Pei Huang, et al. Deformation and mechanical model of temporary support sidewall in tunnel cutting partial section [J]. Tunnelling &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7, 61: 40–49.

[7] Chen Jianxun, Zhao Pengyu, Luo Yanbin, et al. Damage of Shotcrete Under Freeze-thaw Loading [J].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7, 23(5): 583-593. 

[8] Chen Jianxun, Deng Xianghui, Luo Yanbin, et al. Investigation of microstructural damage in shotcrete under a freeze-thaw environment [J]. 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 2015, 83:275-282.

[9] 陈建勋, 罗彦斌, 陈丽俊. 改写黄土隧道建设的历史[J]. 中国公路, 2019(11): 30-35.

[10] 陈建勋, 刘伟伟, 陈丽俊, 等. 绿泥石片岩地层大跨度公路隧道大变形控制及合理支护形式现场试验[J].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2): 212–223. 



科技成果

2023年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地应力-散体碎裂状软岩大跨扁平隧道大变形机理与控制技术》

2023年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大跨度公路隧道支护理论与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2019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寒冷地区隧道冻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2018年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黄土隧道支护理论与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2011年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公路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监控量测技术的研究

2013年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复杂地质特长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节能关键技术 

2012年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西部复杂环境条件下隧道洞口段设计施工综合技术研究 

2016年  陕西省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大跨度黄土公路隧道结构稳定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2012年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黄土隧道支护设计与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

2015年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严寒地区粘性土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2009年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关键技术》



荣誉奖励

人才称号

2023年 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学团队负责人

2022年  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2021年  陕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2016年  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5年  教育部“长江学者聘教授

2014年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


主持获奖

2023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公路隧道工程拔尖创新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2009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隧道施工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23年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地应力-散体碎裂状软岩大跨扁平隧道大变形机理与控制技术》

2023年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大跨度公路隧道支护理论与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2022年  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领跑型’公路隧道工程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2019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寒冷地区隧道冻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2018年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黄土隧道支护理论与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

2011年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公路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监控量测技术的研究

2012年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西部复杂环境条件下隧道洞口段设计施工综合技术研究 

2016年  陕西省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大跨度黄土公路隧道结构稳定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2012年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黄土隧道支护设计与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


参与获奖

2013年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复杂地质特长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节能关键技术 》(第2完成人)

2015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严寒地区粘性土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第2完成人)

2009年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关键技术》


工作经历

2023.06 至今                长安大学副校长

2019.12~2023.12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院长
2011.12-2015.05           长安大学科技处/副处长
2008.11至今                 长安大学/教授
2002.11-2008.10           长安大学/副教授  
2000.04-2002.10           长安大学/讲师
1997.07-2000.03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讲师
1995.03-1997.06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助教
1992.07-1995.02           西安公路学院/助教


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去向

2004级    姜久纯/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建院土建一所/总工程师/从事地铁设计工作

2004级    罗彦斌/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从事隧道方向教学、科研工作

2005级    轩俊杰/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从事岩土与地下工程教学、科研工作

2005级    齐小勇/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负责人/从事试验检测工作

2005级    杨善胜/陕西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铁投凤翔长青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从事铁路建设管理工作

2005级    胡健/江苏现代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检测公司/总经理/从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养护工作

2006级    田正/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瑞通公司/瑞通公司隧道设计分公司总工/从事隧道检测、加固设计工作

2006级    乔雄/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副主任/从事土木工程教学工作

2006级    韩剑/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岗/从事道路、隧道设计工作

2006级    王超/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轨道与地下工程设计分院 隧道所所长/从事地下工程设计、咨询工作

2006级    任晓菲/河北道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副所长/从事桥梁隧道检测咨询工作

2007级    夏鹏/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设计岗/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07级    肖君瑞/陕西交控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延安事业部副经理/从事服务区管理工作

2007级    袁龙/西安公路研究院/从事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设计工作

2007级    张广乾/西安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从事深基坑及地灾治理设计工作

2007级    云建平/中交二公局三公司/副经理/从事深圳地铁项目工作

2007级    段献良/西安公路研究院/从事工程设计、咨询工作

2007级    王鹏/湖北华审造价咨询/从事造价咨询工作

2007级    徐晨/江苏省靖江市滨江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从事结构工程工作

2008级    蔡田/中交二公局/从事施工工作

2008级    胡晓伟/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城市交通与地下工程设计院院长/从事以地下工程为主的综合城建设计工作

2008级    张涛/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研究工作

2008级    刘伟/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公路隧道设计工作

2008级    奚魏征/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岗/从事公路隧道设计工作

2008级    赵喜忠/新疆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质监执法支队/副科长/从事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工作

2009级    梁鹏昆/西安公路研究院市政所/从事道路桥梁设计工作

2009级    王长辉/岳阳市交通运输局/基本建设科副科长/从事交通项目设计、监理工作

2009级    屈文/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师/从事路桥设计工作

2009级    蒋云鹏/宁波公路市政设计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06级    杨绍战/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06级    赫连超/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宝坪管理处/质安科隧道工程师/从事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工作

2010级    王拓新/西安工程大学基建处/科长/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2010级    杨春平/贵州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土木工程科研、设计工作

2010级    刘勇军/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湖州市交通建设管理局合同管理科副科长/从事水运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2010级    陈林/四川交通运输厅大件公路管理处/副科长/从事交通物流发展规划、实施工作

2010级    何文凯/天水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副主任/从事天水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工作

2010级    苏适/南通市市政设施管理处/科员/从事市政设施养护工作

2011级    冯勇/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职员/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11级    曹政/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岗/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07级    高晶/北京中航建研航空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咨询事业部经理/从事民航咨询设计工作

2011级    张向荣/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人事处/一级主任科员/从事人事、党建、纪检工作

2011级    唐明清/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分院/工程设计岗/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工作

2011级    王喆/陕西恒万达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从事公路隧道设计工作

2012级    关昭/东方航空西北分公司/飞行员/从事飞机驾驶工作

2012级    胡小明/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工程设计岗/从事公路设计及规划工作

2012级    刘立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人员/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12级    杨东辉/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黄河分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从事土地整理工作

2013级    高书通/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岗/从事轨道交通结构设计、研究工作

2013级    周东迎/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岗/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13级    王宏宇/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岗/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13级    刘伟/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师/从事隧道教学、科研工作

2013级    李旭东/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师/从事公路隧道设计工作

2013级    于海涛/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主管/从事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工作

2014级    宿钟鸣/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桥梁与隧道研究院副院长/从事隧道工程科研、咨询工作

2014级    赵鹏宇/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师/从事隧道教学、科研工作

2014级    李博/华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咨询工程师/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14级    孙朋雷/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隧道设计师/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14级    黄坤岭/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业务经理/从事民航机场建设及运营管理工作

2014级    李栋/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发展部副主任/从事市场投资工作

2015级    王斌/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人员/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15级    王青松/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从事高原隧道施工技术及装备研发工作

2015级    张少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2015级    李伟/博士研究生(在读)

2015级    吴健/兰州新区市政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从事设计部工程管理工作

2015级    王藐/中建壹品投资有限公司/从事工程管理工作

2015级    刘同展/山东高速青岛发展有限公司/职员/从事投资管理工作

2015级    张朝轩/博士研究生(在读)

2016级    郭亚龙/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16级    吴振/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咨询岗/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16级    卜祥波/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

2016级    宋佳康/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岗/从事工程管理/助理工程师工作

2016级    张馨予/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省检测中心站/从事科研、检测工作

2016级    刘立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岗/从事铁路隧道设计工作

2016级    许岛/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17级    徐子龙/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从事温度应力作用下隧道二次衬砌裂损研究方向

2017级    朱豪洋/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从事超大跨度第三系半成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方向

2017级    张宁/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从事隧道专业设计工作

2017级    刘瑞辉/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隧道设计工作

2017级    王利宝/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从事铁路隧道设计工作

2017级    刘亚辉/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工程设计岗/从事地铁设计工作

2017级    陈辉/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从事大跨度泥岩隧道研究方向

2017级    赵毅/襄阳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从事道路工程方面工作

2017级    巩海筱/西安大兴新区综合改造管理委员会/干部/从事工程管理、建筑许可等工作

2018级    张立鑫/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从事软弱围岩隧道研究方向

2018级    赵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从事铁路设计工作

2018级    袁江鹏/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路建分公司/工程科科员/从事施工方面工作

2018级    姚孟其/河南省鹿邑县县委办公室/科员/从事行政工作

2018级    李超/云南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从事高速公路工程投资建设工作

2018级    赵亚洲/中建七局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业务经理/从事地产公司工程管理工作

2018级    李邦兴/江苏省建筑质量检测中心/从事检测工作

2018级    哈图/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监督科科员/从事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及科研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