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越 教授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头像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长安大学

邮件: zy@chd.edu.cn

电话:

出生年月: 1975-06-17

办公地点: 雁塔区育才路长安大学

个人资料

  • 学院: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 性别:
  • 出生年月: 1975-06-17
  • 职称: 教授
  • 学位: 博士
  • 学历: 博士
  • 毕业院校: 长安大学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zy@chd.edu.cn
  • 通讯地址: 雁塔区育才路长安大学
  • 邮编: 710054
  • 传真:
  • 办公地址: 雁塔区育才路长安大学
  • 教育经历:

    19997月,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得结构工程学士学位;

    20018月-11月,德国维尔道理工大学,国际研究生班;

    20086月,于长安大学获得结构工程博士学位,师从赵均海教授;

个人简介

翟越,长安大学结构工程博士、西北工业大学力学博士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领军人才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工程风险与保险学会理事,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常务委员,指挥与控制学会安全防控与应急专委会委员,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院长联合会委员,中国健康安全协会委员,噪声与振动专委会委员,陕西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陕西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陕西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工程风险防控专委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岩石动力学、工程安全监测防控、地下空间安全、防灾减灾等。先后主持和参与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陕西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陕西秦创原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团队首席科学家,获得省部级奖励20余项。主编和副主编专著教材6部,起草行业规范6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其中SCI、EI检索50余篇;获得专利40余项,十余项已经实现成果转化。



社会职务

  • 《工业建筑》理事;

  •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专家库特邀专家;

  •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应急专家

  • 西安市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

  •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特聘教授;

  •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期刊审稿人;

  • 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

  • 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

  • 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学会理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委员

  • 控制与指挥学会安全防控与应急专委会委员

  • 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院长联合会委员

  • 职业健康协会噪声与振动专委会委员

  • 陕西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地震灾害链专业委员会委员

  •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ISSN:2296-6463,编委

 




研究领域

(1)岩石力学:各类复杂条件下岩石类材料的静动力学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以及智能化岩体质量快速识别技术开发;

(2)地下空间安全:复杂地质条件下,山体隧道、地铁、地下商业等地下空间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各类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防范技术研究;

(3)智能化建筑安全施工技术:基于AI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化建筑施工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

(4)安全监测防控:针对桥梁、隧道、建筑等工程结构运营期间的健康监测装备研发和智能化系统开发;

(5)智能化应急疏散模拟研究: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人、车、坍塌等多种非线性运行机制的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6)应急救援装备研发:结构缺陷快速识别技术,工程、厂矿安全巡检装备及系统。

开授课程

主讲课程包括:《建筑安全工程》、《机械安全工程》、《电气安全工程》《地下空间施工安全》、《结构设计原理》、《特种设备安全》、《安全工程概论》等等。


科研项目

主持科研项目

1. 高低温、高围压条件下岩石类材料力学性能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JQ50032009.9-2016.124.

2. 岩石类材料在高应变率动三轴压缩荷载下的力学性能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CHD2009JC048),2009.9-2011.93.

3. 高温后花岗岩在高应变率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HD2011JC036),2011.4-2013.4,5万。

4. 延安市宝塔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延安市国土局项目,2009.6-2009.912.

5. 庆阳市状元城建设规划咨询,政府项目,2010.6-2011.619.7.

6. 韩城市宜韩公路超限站勘察与设计工程可行性研究,韩城市公路局,2009.4-2009.83.

7. 庆阳北地路实验学校规划咨询,政府项目,2011.3-2011.7,16.2万。

8. 庆阳第四中学规划咨询,西峰区政府,2011.1-2011.2,16.35万元。

9.岩石类材料在高温后复杂应力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1-2016.12. 76万(41272286)。

10. 岩石类材料冻融循环后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2017.1.1-2018.12.3015万;(310826172004

11. 冻融循环对岩石类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1-2021.12. 70万,(41772277

12、工程风险预测及防控技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创新团队培育,30(300102269401)2019.1-2020.12.

13. 公路隧道智能化巡检监测装备与信息化监测预警系统,西安市建设规划项目,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7万元,2020.1.1-2021.12。(211826190566

14. 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灾害与工程风险监测及防控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021.1-2024.12200万,在研,主持

15. 建筑消防信息化管理平台指南与管理体系20万,住建部,2021.01-2021.12,主持

16. 建筑消防服务机构和人员信用体系建设,12.5万,2021.10-2022.6,主持

17. 陕西省秦创原,智能化灾害风险监测及防控装备研制与技术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50万,主持2022.1-2024.12

18.引汉济渭联合基金,基于多尺度信息的岩体质量自动化分析及系统集成技术研究30万,主持,2022.1-2024.12

(二)主持的教学项目

1. 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长安大学,2008.9-2010,0.9

2.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长安大学,2015-20171万元。

3.安全工程专业自评估,长安大学,长安大学2016年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本科教学建设项目。2016.3-2017.3, 2万元。

4. 建筑安全工程研究生卓越工程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6年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6.1-2016.12,1.0万元。

5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西安卓越洁净科技创新有限公司,2016.4.3,1.0万元。

6. 基于安全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2016.1-2017.12

7、安全工程专业信息技术与课堂革命研究。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2019.7-2021.6

8、地下空间火灾与疏散虚拟仿真实验室,省级,20万,2020.7-2020.12

9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全线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研究生教改项目(校级重点),3万,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30010310260820201月 至2020 12

10、建筑安全工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2万,20201月 至2020 12

11、建筑安全工程,陕西省一流课程(线上),10万,2020.01-2020.12

(三)参与科研项目

1. 地裂缝活动环境下的地层-地铁隧道相互作用研究(批准号:407721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1-2010.12.

2. 滑坡灾害微型桩防治技术大型物理模拟试验总体设计(编号121201081401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2008.1-2008.12.

3. 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破坏机理及抗震对策(20040710001),教育部博士专项基金,2005.1 -2007. 12.

4. 高层建筑在爆炸冲击荷载下的响应(2005E20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1 - 2007.12.

5.集料特性研究,西安市交通局项目,2004.9-2005.9.

6地铁动荷载作用下的地层地裂缝隧道相互作用研究(批准号:411722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1-2015.12.2

7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院士咨询项目)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30万,2017.4-2018.4;(5

8河南省地质灾害分析评价与区划地质环境调查项目,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2016.10-2017.1229万;(3

9、板裂千枚岩岩体结构特征及边坡灾害控制技术研究科技统筹创新项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016.7-2017.12. 28万(6

10、延安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技术支撑地质环境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市地调中心,2017.8-2017.1225万;(2

11、西安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重大地质问题研究,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 陕西省科技厅,2011.1-2014.12,200万;(9

1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控创新团队,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021.1-2024.122021TD-517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41941019,川藏铁路重大地质灾害风险识别与预测,子课题-川藏铁路深埋隧道风险防控体系,2020-012023-121500万元,在研,参与


论文

发表的主要论文

1、EI检索

[1] 翟越,马国伟,赵均海,胡昌明.花岗岩在单轴冲击压缩荷载下的动态断裂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7,29(3):385-390.EI收录:071910593924

[2] 翟越,马国伟,赵均海,胡昌明.花岗岩和混凝土在冲击荷载下的动态性能比较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4:762-768.EI收录:072110614033

[3] 翟越,赵均海,计琳,魏雪英.钢管混凝土轴向受压短柱承载力的统一解[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26(3):55-58.EI收录:06269966752

 [4] Xueying Wei, Yue Zhai, Lin Ji, Junhai Zhao. The testing and analysis of penetration depth for ceramic targets under high-velocity impact.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nd Measurement, 2003, 2783-2786. EI, ISTP收录)

[5] 翟越,赵均海,李寻昌,任建成. 岩石类材料损伤粘弹塑性动态本构模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2):3820-3824.EI收录:20114914584914

[6] 翟越,艾晓芹,邓子辰,何薇.受火温度和冷却方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J]. 湖南大学学报,2014,41(11):74-80.(EI20144900301103)

[7] 翟越、刘浪、于澍.堤防管涌发生可能性识别的网格搜索-支持向量机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2015,464),1497-1503EI:20153001051062

[8]翟越、宗燕燕、刘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风险分析与防控体系构建[J].地学前沿,2019,26(3):95-103.

[9] 李艳,范,文,赵均海,翟越. 中低速长杆弹侵彻半无限岩石靶的动态响应研究[J].工程力 ,2017,34(9):139-149.(EI)

[10] 孟凡东,翟越*,李宇白等.冻融循环作用后砂岩的动态抗拉性能及能量演化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40(12):2445-2453.DOI:10.13722/j.cnki.jrme.2021.0289.

[11]汪铁楠,翟越,高欢,李宇白,李艳.静力压缩下煤岩组合体的裂前宏观弹性模型[J]岩土力学,2022,43(04):1031-1040.DOI:10.16285/j.rsm.2021.1075.

[12] 高欢,翟越,汪铁楠,李宇白,王铭,李艳.主动围压作用下混凝土-花岗岩组合体抗压力学特性与强度预测模型研究[J/OL].岩土力学,2022(11):1-11[2022-08-31].

 2SCI检索

[1] Yue Zhai, Zichen Deng, Nan Li, Rui Xu. Study on Compressive Mechanical Capabilities of Concrete after high Temperature Exposure and Thermo-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4, 68, 777-782.(SCI000341548500089)

[2] Yue Zhai, Yan Li, Yu-bai Li, Si wei Wang, Yi Liu, Ki II Song. Impact of high-temperature cooling damag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9,215:233-243.

[3] Yue ZHAI, Yi LIU, Yubai LI, Yan LI, Yunmei SHIKI-IL SONG. Impact Compression Test on Concrete after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ll Feasible Loading Rates[J]. Tehnički vjesnik , 26, 3(2019), 743-751

[4] Yue Zhai , Yubai Li*, Yan Li, Yunsheng Zhang , Fandong Meng and Ming Lu. Impact Compression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n Analysis of Concrete after Thermal Treatment in Complex Stress State[J]. Materials,2019.

[5] Zhai Yue, Li Yubai, Li Yan. Research on the impact loading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f the concrete after elevated temperature under different heating gradients and cooling methods[J].Materials,2018,119):167-182SCI000446395200167

[6] Yue Zhai, Nan Li, Si-wei Wang, Yu-tao  Zhang. Space Wave Equation Considering Damage-induced Weakening and Strain Rate Dependency of Rock, Tehnički vjesnik 22, 4(2015), 709-715. SCI000359365100029)  

[7] ZHAO Jun-hai, ZHAI Yue, JI Lin, WEI Xue-ying. Unified Solutions to the Limit Load of Thick-walled Vessels[J].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 Technology, 2007 Volume 129, Issue 4, pp. 670-675. SCI 收录:229RZEI收录:074810950225.

[8] Yan Li*, Yue Zhai*Xuyang Liu , Wenbiao Liang. Research on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f Concrete Suffered Freeze-Thaw Cycle Action and Impact Loading. Materials 2019,12,2585 (SCI)

[9]Yan Li, Yue Zhai, Wenbiao Liang, Yubai Li, Qi Dong, Fandong Meng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visco-e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freeze-thawed concreteMaterials202013,4056.影响因子:3.057

[10]Yubai Li, Yue Zhai*, Chengshan Wang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eishan granite under complex dynamic loads after thermal treatment, Engineering Geology, 2020, 267:105481. SCI, Q1:4/38, IF:3.909

[11]Hui Guo, Yu Chen, Junlin Tao, Bin Jia, Dan Li , Yue Zhai**,A viscoelas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 for the rate-dependent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ubber-like elastomers based on thermodynamic theory[J]. Materials and Design,2019,178,

[12] Liu Lang, KI-IL Song*, Yue Zhai, De-zheng Lao and Hang-Lo Lee. Stress Wave Propagation in Viscoelastic -Plastic Rock-Like Materials[J]. Materials, 2016,9.377.(SCI).

[13]Hui Guo, Weiguo Guo*, Yue Zhai*, Yu Su.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investigation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granite after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7,155,427-440. (SCI).

[14] Hui Guo, Junlin Tao, Yu Chen, Dan Li, Bin Jia, Yue Zhai. Effect of steel and polypropylene fibers on the quasi-static and dynamic splitting tensile properties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9,224:504-514.(SCI)

[15]Wenbiao Liang, Junhai Zhao, Yan Li, Yue Zhai. Research on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f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after exposure to elevated temperatures under impact loading. Materials, 2020,13,1902.   影响因子:3.057

[16]Yue Zhai, Ruifeng Zhao,Yubai Li,Yan Li,Fandong Meng,Tienan Wang. Stochastic inversion method for dynamic constitutive model of rock materials based on improved DREA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2021,147.

[17] Meng Fandong,Yue Zhai,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por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ompressive properties of sandstone after freezing and thawing[J]. Engineering Geology,2021

[18] Ruifeng Zhao, Yue Zhai, Lu Qu, Ruhao Wang, Qi Dong. A continuous floor field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with interaction area for crowd evacuation[J].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21, 575:126049.

[19] Ruifeng Zhao, Yue Zhai, Fandong Meng, Yubai Li, Yan Li. Research on interactions among parameters affecting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andstone after freeze-thaw cycles[J]. Engineering Geology, 2021.106332.

[20] Li YB , Zhai Y , Meng F , et 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Freeze–Thaw Weathering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uashan Granite Strength[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21(59).

[21]Meng Fandong,Li Yubai,Yue Zhai,Study on the Effect of Sandstone Microscopic Damage and Dynamic Compressive Properties After Heat Treatment.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2022,55:1271-1283.

[22]Zhai, YueMeng, FandongLi, YubaiLi, YanZhao, RuifengZhang, YunshengResearch on dynamic compression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and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sandstone after freeze-thaw cycle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202255.


1、副主编,《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6万字;

2、第1主编,《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518万字;

3、《工程结构振动测试技术规程》,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5.6.16,省级行业规程(DBJ61/T100 2015

4、主编,《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冶金工业出版社,2015,5万字;

5、副主编,《施工组织》,冶金工业出版社,2015,5万字;

        6、第1主编,《建筑施工安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2310万字;

科技成果

地质灾害和工程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控体系


荣誉奖励

1陕西省教学名师;

2、陕西省三秦英才特质计划教学领军(教学);

3、花岗岩和混凝土在冲击和在下的动态性能比较研究,2009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排名第一)

4、钢管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证书号2010-1-029-R7,赵均海、魏雪英、马淑芳、张常光、李小伟、张玉芬、翟越,陕西省人民政府;

52009年指导挑战杯,地裂缝三向变形测量仪,获得陕西省三等奖;(排名第一)

62011年指导挑战杯,裂缝三向激光测量仪,获得国家三等奖;(排名第一)

720133月,“安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陕西省人民政府;

82010年度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岩石类材料的动态性能研究,2010.10,陕西省学位委员会。

9、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生产智能装备与管理系统,陕西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主持人,2017.7,陕西省科协、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技厅;

10、普通高等学校建筑安全系列规划教材,长安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排名2

11、安全工程特色专业与教学团队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长安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排名3

12、第五届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大赛,三等奖,2019.8,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

13、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优秀奖,赵瑞峰,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14、2020年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翟越

15、2021获得陕西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下停车场人车混流疏散安全评价平台(排名第1

16、2021获得陕西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基于AI图像识别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排名第1

17、2021获得陕西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桥墩自动巡检机器人(排名第2);

18、陕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特殊环境下岩体工程地质风险机理分析与检测防控技术,特等奖,20231223-T-5

19、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2023.10;

20、2023年,教育部2023年度优秀勘察设计奖,“榆林市三馆建筑主体沉降观测项目”,二等,翟越、姜刚等;

21、《建筑安全工程》,陕西省一流课程,2024.3。





工作经历

1999年至今在长安大学安全工程工作,任系主任,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10月至200511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导师马国伟教授;

2011年至2016年,在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导师邓子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