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张继锋,男,汉族,1978年4月出生,陕西省蒲城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会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委员,《Applied Geophysics》编委,《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煤田地质与勘探》青年编委。1998-2002年在长安大学攻读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2005年在长安大学攻读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2008年在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攻读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12月进入长安大学地测学院地球物理系,2009年11月~2013年7月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美国犹他大学做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地球物理、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从事电磁法有限元数值模拟、多尺度电磁反演成像、煤田采空区和富水区探测、隧道瞬变电磁超前预报以及城市地面塌陷等病害体探测方面的研究。近些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各1项,博士后基金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横向课题多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7篇、EI论文10篇;出版专著1部。担任《Applied Geophysics》、《Geophysic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Exploration Geophysics》、《地球物理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煤田地质与勘探》、《物探与化探》、《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社会职务(1)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物探委员会委员 (2) 《Applied Geophysics》编委 (3) 《煤田地质与勘探》首届青年编委 (4)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首届青年编委 (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 (6)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会员 (7) 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 (8) 学术桥评审专家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 (10) 教育部人才评审专家库成员 (11) CNKI评审专家库成员 (12) 江西省科技专家库专家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 (1)地球物理电磁场数值模拟技术。 (2)基于神经网络的电阻率成像技术。 (3)稀疏域电磁反演方法研究。 (4)地空瞬变电磁、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5)煤田采空区、隧道超前探测以及城市道路病害检测 开授课程曾承担的主要课程: 《电法勘探原理方法》 《电磁法勘探》 《激发极化法》 《电法资料处理与解释》 《Fortran 程序设计》 《电法勘探专题》 《地电学专题》 科研项目近5年承担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Curvelet域大规模地面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多尺度反演(42174168),2022.1-2025.12, 59万元,在研,主持. (2) 中央高校高新计划:复杂地质模型广域电磁法反演(300102262201),2022.7-2024.7, 15万,在研,主持 (3)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多源多频地空三维矢量有限元模型降阶快速正演研究(2021JM-159),2021.01-2022.12,4万元,结题,主持. (4)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物探处高原地震勘探项目数智化系统研发(DFWT-QHWTC-2023-JS-579),2023年,18万,在研,主持。 (5)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隧道水体不良地质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KY-2020-02),22万,结题,主持. (6)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隐蔽致灾体多方法综合探测智能识别及工程示范》子课题三《地面多维多分量勘探技术与装备工程示范》(2018YFC0807806) -新元31004地面可控源电法勘探(YM18051-3),2020.7-2021.5, 28.86048万元,结题,主持. (7)四川乐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极复杂环境山区隧道群智慧化建设安全保障成套技术研究》子课题8《极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溶蚀发育规律及空洞精细探测技术》(LH-HT-45)2019.11-2022.11,124.50万元,结题,主要参与人. (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之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602202,航空地球物理数据综合处理解释方法研究及软件开发(2017YFC0602202),2017.07-2021.06,317万元,结题,主要参与人. 论文近5年发表的论文 [1] Jifeng Zhang, Yang Bai, Bing Feng, Qianzong Bao, Xiran You & Yu Shi. Airborn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Imaging Method Based on Wavelet Neural Network, Exploration Geophysics, 2024, 1-18. https://doi.org/10.1080/ 08123985.2024.2367412. [2] SHI Yu, ZHANG Jifeng*, YOU Xiran, MA Ziben, LI Jiachen.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inversion to image the shallow subsurface based on convolutional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s,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Geophys. J. Int. 2024,239, 173–191, https://doi.org/10.1093/ gji/ggae253. [3] XiranYou, Jifeng Zhang*, Jiao Luo. Fast forward modeling of grounded electrical-sourc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based on inverse Laplace transform adaptive hybrid algorithm. Computers & Geosciences, 191, 105661.https://doi. org/10.1016/j.cageo.2024.105661. [4] 张继锋,王尚,孙乃泉,蔺凯如. 地下管道渗漏的瞬变电磁三维数值模拟及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2024. [5] 游希然,张继锋*,石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瞬变电磁成像方法[J]. 物探与化探,2023,47(5):1206-1214. [6] 蔺凯如, 张继锋*, 张富翔, 石宇. 基于曲波变换的航空瞬变电磁去噪[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3,45(5):1270-1284. [7] 张继锋,孙乃泉,刘最亮,等. 电磁法在煤矿水害隐患探测方面的综述[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3, 51(2): 301−316.https://doi.org/10.12363/issn. 1001-1986.22.12.0962. [8] Zhang Jifeng, Liu Jiren, Feng Bing, Zhang Fuxiang, Analysis of 3D anisotropic characteristics for E-Ex wide-field electromagnetic method. Applied Geophysics, 2022, 19(3): 1−12. DOI:10.1007/s11770-022-0984-9. [9] 张继锋,周光裕,刘最亮,孙乃全,张富翔,王中圣. Ex-广域电磁横向约束反演,煤炭学报,2022,47(7): 2698-2707. [10] LI Huaming, ZHANG Jifeng*, SHANG Tianxin, HU Zhiping, SHI Yu, CAI Lejun, HUANG Ping. Modeling the tunnel hazardous geological body by 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Journal of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Geophysics, 2022, 27(2): 89. [11] Jifeng Zhang*, Chaofeng Huang, Bing Feng, Yu Shi. Inversion of airborn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data based on reference point lateral constraint,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2022, 202.104675. [12] 刘最亮,张奋轩, 张继锋*,周光裕,赵辉,张新. 基于CSAMT电场分量的电性标志层深度校正技术及应用,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 49(4): 24-32, DOI:10.3969/j.issn.1001-1986.2021.04.004. [13] Jifeng Zhang, Jiren Liu, Fuxiang Zhang and Bing Feng. Three-dimensional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of multiple grounded-wire sources.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2021, 195, 104495. [14] Bing Feng, Jifeng Zhang*, Pengju Gao, Jie Li and Yang Bai. Nonlinear noise reduction for airborn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based on kernel minimum noise frac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Geophysics, 2021, 26(2):165-175, DOI: #10.32389/JEEG20-020. [15] Jifeng Zhang, Jiren Liu, Bing Feng, Yi’an Zheng, Jianbo Guan, Zhongqiang Liu. Three-dimensional magnetotelluric modeling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reduction algorithm, Computers & Geoscience, 2021,151,104750, DOI: 10.1016/j.cageo.2021.104750. [16] 张继锋,刘寄仁,冯兵,董岩,郑一安. 多源频率域地空系统三维电磁响应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2021,64(4): 1419-1434, DOI: 10.6038/cjg2021O0134. [17] Bing Feng, Jifeng Zhang*, Dong Li and Yang Bai. Resistivity-depth imaging with the airborn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based on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Journal of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Geophysics, 2020, 25(3): 355-368, DOI: #10.32389/JEEG19-087. [18] 张继锋,刘寄仁,冯兵,郑一安. 三维陆地可控源电磁法有限元模型降阶快速正演.地球物理学报, 2020, 63(9): 3520-3533, DOI: 10.6038/ cjg 2020 N0452. [19] Jifeng Zhang, Rihua Huang, Bing Feng. A synthetic aperture for land 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surveys.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2020, 174, 103945, DOI:10.1016/j.jappgeo. 2020.103945. [20] 商天新,张继锋*,冯兵,刘长生.任意形状水平接地导线源瞬变电磁全区视电阻率计算技术.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0, 42(6): 749-758, DOI: 10.19814/j.jese.2020.08023. [21] 白旸,冯兵,张继锋. 基于高密度电法的黄土塬区的地下水位探测研究.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0, 42(6): 791-800, DOI: 10.19814/j.jese.2020.08024.
科技成果荣誉奖励(1) 2020届校级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 2020年度中国地质学会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3)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年度和2022年度优秀评审专家 (4) 2013届校级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5) 2022年第三届全国地学研究生论坛--优秀召集人奖 工作经历1. 2008年12月~2011年11月,长安大学讲师。 2. 2009年11月~2013年7月, 长安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3. 2011年11月~2022年11月,长安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4. 2016年3月~2017年3月,美国犹他大学,访问学者。 5. 2022年11月~至今,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